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人物

王平

[公元1923年-1953年]

王平为[公元1923年-1953年]

  王平,又名王思顺,字雨生,1923年3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县茶园铺乡桂花村姜家祠的一户农民家庭。全家靠父亲自耕六亩稻田为生,家境清贫。王平8岁入学读书,聪颖好学,过目不忘。因家庭生活困难,王平只读完初小便辍学在家。他一边帮父亲耕种,一边坚持自学,熟读《岳飞传》、《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他能把书中的人物说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邻里老少乡亲有空便请他说书讲传。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的熏陶,既培育了王平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的性格,又让他懂得了不少军事谋略和用兵技巧。
  1938年,父亲在贫病交加之中去世,生活重担落在了年方15岁的王平肩上。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
  1944年5月,由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到湘潭。21岁的王平将母亲和妹妹交给已经长大成人的弟弟照料,毅然报名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他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投身抗日烽火。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王平离开队伍回到家里,期待过上好日子。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内战。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王平看透了国民党的--和黑暗腐败,逐渐认识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积极投身于人民解放斗争,受命去国民党警察局当警察,为地下党组织提供情报。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江。为迎接解放军的到来,防止敌人在溃逃前破坏工厂、铁路、桥梁,地下党组织成立了独立游击队,王平作为骨干从警察局来到了游击队。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9月,王平所在的独立游击队在湘潭县株洲镇禄口编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一三七师,王平被分到一三七师六○九团团部炊事班当炊事员。部队稍作休整,为执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解放全中国的命令,继续挥师挺进西南。
  新中国刚刚成立,湘黔边境的残匪仍危害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生产和人民政权。王平所在团担任了剿匪重任,指战员个个机智勇敢,警惕性很高,再狡猾的土匪也逃不出灭亡的命运。有个化装成老百姓的土匪给部队送柴草时,将毒药偷偷地抛进了水池,被王平发觉,并当场抓获。1950年,正当人民解放军准备跨海作战,解放蒋家王朝盘踞的台湾时,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半岛又点燃了侵略的战火。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响应毛泽东主席、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雄赳赳,气昂昂,来到了朝鲜前线。王平又投入了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的行列。部队未入朝,王平便再三向-请求上前线杀敌立功。入朝没多久,王平的请求得到了批准,下到机枪连,连里安排他去了炊事班。
  部队在恶劣气候下行军打仗,炊事班是最辛苦的了,加上敌人对志愿军后勤供应的严密-,炊事班时常为无米之炊发愁。王平总是千方百计保障连队战友们的伙食供应。一次,机枪连据守的无名高地被敌人三面包围,炊事班在阵地后面500米的地带。敌人以每分钟上百发炮弹严密-这一地带。由于炮火激烈,几次送饭都失败了,战友们三天三夜没吃到饭。王平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大胆可行的办法。于是一队乔装李承晚伪军侦察队的志愿军炊事班带着伪装好的干粮和饭菜在白日出发了。王平镇定地走在这支队伍的最前面。当李承晚伪军眼睁睁看着这支“侦察队”大摇大摆地从他们面前走过去时,根本没想到会是志愿军的炊事班。
  还有一次,部队在转移阵地时,炊事班与连队失去了联系,遇上了美国兵。王平急中生智,放下肩头的炊具,举起行军锅,朝敌人疾步走去。美国兵不知这志愿军举的是什么新式武器,连忙缴枪投降了。由于王平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经常能出奇制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先后两次给王平记大功。
  1953年7月26日,机枪连坚守在朝鲜黄海道长丰郡十滩里光岱洞防御阵地上。为了让指战员们吃好饭,王平到洞口拣柴草,不幸被敌炮弹击中,牺牲时30岁。
  1983年5月,湘潭县人民政府追认王平为革命烈士。
  (湘烈办)
  
同年(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