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吉林省>

王景维

[公元1873年-1955年]

王景维为[公元1873年-1955年]

  王景维(1873-1955)
  王景维,字质朴,吉林省吉林市人。幼年就学私塾,后因家境拮据辍学。13岁进吉林一家裱画铺学艺。白天学习裱画,夜晚常钻进裱画房偷偷临摹名画。吉林市有两名画家王兰波、刘玉士,都是裱画铺的主顾,王兰波工于竹菊梅兰,刘玉士善画花卉鸟虫。这两个人的画风给幼小的王景维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次,王、刘二人来裱画铺取画,正好赶上王临摹其画。师傅生气,令赔礼道歉。可是王兰波、刘玉士二人并不计较,端祥一番他的画稿后,连声赞叹说:“这孩子很有悟性,还是让他临摹吧”!师傅见画主并不责怪,方安下心,嘱咐说:"切不可将画弄脏"。此后,王兰波、刘玉士借送画、取画之机,经常点拨王景维。
  学徒满二年后,为感谢师恩,又在裱画铺吃了二年“劳金”。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自己开裱画铺。这时他的山水、花卉、鸟虫条幅已见功底。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科举不第,结识了几位巴彦县的举子,遂去了巴彦县。次年考上了齐齐哈尔师范学堂学美术。三年毕业,留校任美术教员。在任美术教员时期,编了一首《画图歌》:"画图之妙,运气为先。平心注目,身体勿偏。墨须精品,水必新泉。砚涤宿垢,笔忌粗坚。几案要洁,绢纸莫翻。方圆曲直,阴阳宜参。审其形似,意在笔先。出于笔底,发穴指端。绘于纸上,作如是观。所积名句,画家正传。咨尔劝学,谨记斯言。"
  王一方面学习江南画坛诸派之长,一方面另辟新径,创造自己的风格。除了攻读有关书籍外,还利用假期遍游山水,着力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偶然一次,见到一簇簇的鲜花沾满露水,许多蝴蝶盘旋围绕,远远望去,团簇似锦,五彩斑斓,煞是好看,简直看呆了。望了好久,瞬间升起了念头:南方诸画派,有专攻山水的,有专画花卉的,天下万物精美,几乎没有没画到的,只有这蝴蝶没有谁画得绝,何不从这里觅求一条新路呢?于是潜心研究蝴蝶画技,买到历代名家蝴蝶画册,用心揣度,对蝴蝶形状、色调、斑纹和绒毛细心观察,精心临摹。为画好蝴蝶,在院庭中栽花种草。花开蝶来,他坐在花丛前,细致入微地观察。家里人不忍他如此伤身劳神,想捕捉几只蝴蝶制作标本以供临摹,他说:"欲想使画传神,必须观察传神之处,标本是死蝶,如何能使画传神呢"?为了观察各种蝴蝶的飞姿,常常一连数日苦心探索,反复临画,精益求精。
  1927年国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全国美术展览。王的作品入选,应邀前去参加展览会。在北京,王接触到很多画坛名人,大开眼界,学到不少东西。美展期间,次子病重,家里给他排电报,催速归,他竟直到美展结束才返回。
  王的《百蝶图》相当精妙:几缕淡雅的草丛上,一百只蝴蝶展翅盘旋,或相互嬉戏,或翻飞萦绕,或欲飞亮翅,或觅找花丛......传神而又形状各异。尤其是蝴蝶身上的斑纹和绒毛,十分逼真,维妙维肖。当时市面作价是百块光洋。他的中堂画和《百蝶图》是官宦、商贾人家馈赠亲友的最佳礼物。此时人们已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王蝴蝶”了。
  1931年因在齐齐哈尔师专毕业的两个女儿到呼兰教书,举家从齐齐哈尔搬迁呼兰。东北沦陷期间,王心情郁闷,只在家赋诗抒怀,消磨时光。1942年伪满当局在齐齐哈尔举办黑龙江省美术展览,特向王约画稿,王拖延很长时间,才不得不交出一幅画敷衍。主办者认为他画技高超,邀请他亲临美展,王推辞说自己有病,终于没去。有一次,哈尔滨的一位专管国兵的征兵官员专程来呼兰,找王索画,并约胡升三(呼兰街长)同往。王挖苦了这两个人,连画也没让看。两个人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11月呼兰建立人民政权,王对中共的政策十分拥护。经常与呼兰的美术教师姜渭、焦祚民等人来往,切磋画技。后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闲暇时间,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并常和县委书记李舒聊天谈学问。1952年中苏友好协会准备向苏联赠送礼品,约王画一幅《百蝶图》,他虽已79岁,但仍欣然应允,画得十分精心仔细。不料裱画时没裱好,再画已经来不及了,错过了机会,感到非常遗憾。1955年王景维病逝,享年82岁。
  同年(公元1873年)出生的名人:

陈嘉谟 (1873~1950) 北洋军阀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
刘尚清 辽宁省铁岭铁岭县
王纯熙 (1873~1948) 陕西省咸阳长武县
李纪堂 (1873~1943)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周凤 (1873~1973)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 更多公元187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5年)去世的名人:
李舒 (1919~1955) 辽宁省沈阳新民市
黄作梅 (1916~1955) 香港
向传义 (1886~1955)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
董宋珩 (1891~1955)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
朱霁青 (1882~1955) 辽宁省
杨绰庵 (1895~1955) 河南省
+ 更多公元195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