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疆>

王景平

[公元1963年-1990年]

王景平为[公元1963年-1990年]

  王景平,1963年10月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老军垦战士的家庭。这是一个纯朴善良,具有中国农民传统美德的和美之家。王景平是家里四个兄妹中最小的孩子。但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王景平一边上学,一边还要经常在课余和放假期间帮助家中干活,很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1980年10月王景平入伍,1981年9月加入共青团,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军后,王景平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力求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武警战士。刚入伍时,他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像一只小老虎,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风沙弥漫,从不喊苦叫累。为了提高军事技术,他坚持在正规训练时间以外给自己“开小灶”,辛勤的汁水终于换来了成果,入伍第一年,他就被评为新兵训练标兵。
  新兵训练结束后,王景平主动向上级领导提出,到海拔3900米的木吉边防派出所去工作。1985年,王景平被任命为木吉边防派出所的司务长;不久,又调任布仑口边防派出所任司务长。在这两处司务长的岗位上,王景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着。由于山高路远,边防派出所的条件都比较艰苦,特别是在战士们的伙食问题上存在着很多困难。夏天,运上山的蔬菜常常因路上颠簸而烂掉大半。由于大队的卡车破旧,经常出现毛病不能出车,王景平下山采购了新鲜蔬菜,只好在烈日炎炎下,站在滚滚的柏油马路边上挡车,有时一连六七个钟头也搭不上便车。下山后,他也总是来去匆匆。1988年王景平刚刚谈恋爱。一次下山后,他的朋友拦住他,要他在山下多呆一两天,和对象好好交谈一下,只是匆匆见一面就走,怎能和对象建立感情呢?王景平点点头,对朋友的劝告表示认可,可是接着又笑道,自己还要赶走,一是天太热,买的菜不能放;二是山上没清油了,战士们都在等着他呢。说罢,王景平又行色匆匆地走了。
  通往木吉哨卡的公路路况很差,80多公里的山石路汽车要走四个多小时,还要过10个山石冲积的河滩,39道湾。卡车常常半路抛锚,一修就是好几个钟头甚至直到半夜。王景平在这条崎岖峻的道路上颠簸往来,由于饥饱不均,得了严重的胃病;加之山高风寒,他还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夏天都不能脱绒裤。而他仅是20多岁的小伙子。
  然而,王景平仍旧默默无言地辛劳着,和无言的山岭相伴着,送过一个又一个寒暑阴晴,迎来一个又一个月落日升。他没有高呼过什么壮烈的口号,也没有在大庭广众面前慷慨陈词,但却脚踏实地履行着一个边防武警战士的职责,勇敢而沉默地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他深深知道,作为司务长,他的工作好坏关系到战士们的身体和情绪,关系到部队的士气和战备。他想方设法改善战士们的生活,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像父母关心孩子似的关心着战士们的生活。他学习烹调技术,调剂战士们的口味,还学会了腌菜和腌蛋的方法,改善冬季战士们单调的伙食。他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他所管理的食堂,两次被支队评为“五好食堂”。1987年,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时被评为“基层优秀志愿兵”。
  王景平为人性格和善,但是在是非问题上却敢于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他当司务长,有些同志不按财会制度行事,想多报一些旅差费,王景平坚决不予报销,为此有些人对他还有意见。但是,随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王景平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些同志终于理解了王景平,称赞王景平正人正己都是好样的。
  由于哨卡条件艰苦,特别是工作紧张,学习环境差、时间少。但是王景平始终热爱学习,追求知识。1985年,他在支部举办的干部文化补习班学习期间,刻苦钻研,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厅统一进行的高中文化补考,取得了高中学历。这以后,他继续努力,准备参加自治区成人高考。结婚后,他下山回家仍然每晚要学习到半夜甚至凌晨,他对朋友们说,不努力学习,就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底子差,就要更加努力才行。
  由于长期生活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王景平既了解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凝聚力,也深切知道一小撮民族0主义分子妄图0和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危险性。
  1990年4月5日清明节,时为武警阿克陶边防大队布仑口边防派出所专业警士长王景平,正准备陪同新婚四个月的妻子去阿图什为岳父上坟,却传来了巴仁乡一小撮坏人煽动闹事,情况异常的消息。他当即改变计划返回大队,执行任务。
  当晚23时左右,王景平和许新建、卢建辉、郭学文听到巴仁乡有十几个公安干警、武警战士被暴徒们包围殴打、情况危急的消息,立刻主动提出,让他们前去执行联络任务,救出被围的同志。
  情况紧急而又严重,领导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并嘱咐他们一定要多加小心。王景平和他的战友们点头,神情严肃而又庄重地领受了任务,坐着一辆八座北京吉普车,驶向巴仁乡。
  对于王景平和他的战友们来说,执行这次任务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暴徒们气焰嚣张,狂妄地喊出占领巴仁乡“建立-共和国”的反动口号。而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接受任务后,一直坚持进行劝说教育工作。
  面对十分疯狂的暴徒,战士们处于生命危险的境地。
  对于这一切,王景平看到了,也想到了,他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执行的是一次非常危险的任务。
  执行任务前的一刻,王景平碰见了县法院工作的朋友杜继峰,他对杜继峰说:“如果我万一回不来,请你告诉我家里,把我装经济账目的皮箱保管好,交给组织。”
  果然,他们的汽车在距巴仁乡政府15公里处的红桥,一群暴徒挥舞着木棍、长刀、匕首杀气腾腾地围了上来。刹那间,棍棒乱舞、刀光飞闪,王景平他们陷入了暴徒的重围之中。他们一边躲闪着,一边喊着话,正告暴徒不要阻挡他们执行任务。
  然而,暴徒根本不予理睬,反而穷凶极恶,愈加猖獗。
  面对危急万分的情况,王景平和他的战友们却没有开枪,在这个关系到自己生命存亡的最后关头,他仍然想到的是党的政策,上级的命令,惟独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安危。
  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唤醒了那些蒙受民族0主义分子欺骗人们麻木的心灵,控诉了-暴徒丧尽人性的滔天罪恶,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平暴战斗结束后,当人们清理王景平的遗体时发现,为了保护武器不让暴徒抢走,他的左手四个指头被砍断,右手被连砍四刀,后颈被砍四刀,伤口深达六厘米。
  他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了南疆大地上。他把自己的生命筑进了祖国统一的万里长城。
  他是我们时代革命军人的光荣和骄傲。
  1990年6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总部发布命令,授予王景平“边陲卫士”荣誉称号。
  (李世勋)
  
同年(公元196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