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人物

王金达

[公元1924年-1948年]

王金达为[公元1924年-1948年]

  王金达,1924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南郊(今常州市)的一个贫农家庭。父母死得很早,从小是个孤儿。1945年8月,他加入新四军。开始在地方独立团当战士,后来北撤到江苏涟水,编入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旅第三团。1946年秋,鲁南保卫战后,王金达所在的连队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第二团第八连,他成了副班长,宿北战役后被提为班长。
  1947年2月22日,莱芜战役进入关键阶段。
  拂晓前,连长杨纲达带领第八连和一个重机枪排,借着西沉的朦胧月光,登上了莱芜城西北角的四○○高地。杨连长带着王金达在内的班排长巡视着刚接防的阵地。
  四○○高地,当地老乡叫它安乐山。它与敌军第七十三军第四十五团重兵控制的矿山——四六八高地相连接,中间有两条山沟蜿蜒西来。山顶上都是大小碎石,寸草不生,东西长不到40米,南北宽仅20米,一个连的兵力没法展开,因此只放了王金达所在排和两挺重机枪,其他两个排放在两侧山鞍、山腰机动。
  朝阳东升,一班长王金达和全排同志正在紧张地搬运大小石块垒着简易掩体时,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就开始了。
  敌人的六○炮弹四五个、五六个一齐在山顶上、山背后击起碎石浓烟,轻重机枪就像下雨一样,打得人抬不起头来。矿山上一个连的敌人拉开距离,大摇大摆地沿着起伏的山路直扑过来。散开在山头的王金达和战友们,用轻机枪,用排子枪(几名战士同时用步枪瞄准敌人齐放,火力相对集中,杀伤力大,军用术语叫“排子枪”)迎战敌人。
  副教导员杜须金指挥迫击炮和重机枪,向着沿山沟运动的敌人猛打,用火力支援着山头的战友。一个敌军官摇着小红旗乱叫唤,我们的重机枪扫过去,他和好几名当兵的一头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我第三营山上山下同时喷射出的火雨,打垮了敌人连续两次冲锋。
  上午10时左右,敌军对我进行第三次进攻之前,四架机身上漆着青天白日国民党党徽的敌机,飞临四○○高地上空盘旋扫射,投下一枚又一枚燃烧弹。矿山上的敌炮阵地也不断射来炮弹,高地上弹片与碎石块飞溅,烈焰腾空,硝烟迷漫,双方各种火力齐鸣,震耳欲聋。
  当又一次打垮了的敌人的冲锋后,第二班、第三班的正副班长都负了伤,有一颗炮弹的碎片打伤了一排长陆贵元的头部,顿时满脸是血。王金达给排长简单地包扎后,安慰他说:“你放心去包扎所好了,有我们在,就有山头在!”
  正在第二排的杨连长听说一排长负伤了,急忙奔向第一排阵地,刚到被打塌的矮石墙边,他的右腿就被飞溅的弹片打伤了。他忍住剧痛,喊道:“同志们坚持住!四面八方的兄弟部队都在望着我们,决不能把山头从我们八连手里丢掉!”王金达和战友们在炮火烟雾中看不清敌人,急得干脆直起腰来打枪抡手榴弹。
  激战到中午,眼看又有一个连的敌人正在山洼下的小松林边集结,又将发起第四次冲击。当时第二班11人打得只留下六人,第三班的伤亡更大,能继续战斗的只有三人。在这危急关头,王金达主动挑起了指挥全排的重任。坚守小洼、北铺山紧紧地攫住了四万余蒋军突围道路的咽喉,直到2月23日上午,左右军各纵队赶到,才放敌人出城逃窜,让他们钻进我们张开的口袋。李仙洲集团四万多人被全部网住后,我军各种口径的炮火,一齐向网中的敌军头上砸去。敌人顿时骡马狂奔,车辆乱窜,中弹后起火燃烧,乱成一锅粥,再也无法作有组织的抵抗,全部成瓮中之鳖。
  战后,第八连荣立集体大功,纵队-发布的第七号嘉奖令中说:
  “2月22日莱芜战役中,我一师二团三营八连扼守四○○高地,整日在敌机空袭与炮火轰击中,以及敌人以一个营的兵力七次冲锋之下,八连指战员英勇顽强,击退敌人,始终屹立于四○○高地上,使友邻侧翼得以安全,并狠狠杀伤敌人,在促使敌人溃败中起了重大作用,特予全连记大功一次,并传令嘉奖。”
  莱芜战役后,王金达被正式任命为第八连第一排长。两个多月后,在山东蒙阴全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恶战中,王金达所在的第一纵队奉命楔入敌人纵深,切断敌第七十四师和第二十五师联系,要将第七十四师剜割出来。
  1947年5月13日天黑后,乘着迷茫雾霭,第一纵队第一师出敌不意地从敌军的结合部打进去。第二团第八连当前的任务是攻占孟良崮群山西北方向的塔山,得手后,配合第一团和第三师部分兄弟部队,坚决狙击第二十五师与第七十四师靠拢。
  王金达率领全排奋勇当先,从西北山坡攀越乱石,秘密接敌。守敌还未发觉,手榴弹已在敌军的阵地上开花,如炸雷一样,炸得敌人死伤一大片,残敌慌忙南缩,天明前,搜索残敌,俘敌数十名,缴获了部分美械武器。
  5月14日中午前,敌第二十五师先后出动四个团,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轮番向我猛扑。我攻占的黄斗顶山、塔山、尧山阵地几度告急。第二团第七连在塔山与反扑的敌人展开激烈争夺,连续击退敌人两次冲击后,伤亡较大而后撤,塔山又重新落入敌手,我侧翼阵地受到了严重威胁。
  正在北山腰休息待命的王金达,带领全排立即前去增援。连长杨纲达举起驳壳枪,高喊:“同志们冲啊!有我们的勇敢,就没有敌人的顽强!”我们的六○炮、掷弹筒打得山头沙石乱飞,轻重机枪的子弹呼呼响,经过三个连队并肩拼搏,敌人丢下近百具尸体溃退了,塔山重又牢牢地站在王金达和战友们的脚下。
  孟良崮战役中,王金达和全营战友,备战两天三夜。炮声震耳,弹雨如飞,阵地始终笼罩在血与硝烟之中。战区干旱,骄阳似火,有时喝不上水,一天只能吃上一餐地瓜小米饭。疲劳得两眼都布满了血丝。但是,不管敌人火力多猛,反扑再凶,第八-扬了大功连“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光荣传统。王金达和战友一起,用血肉之躯,硬是筑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为了策应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向大别山区挺进,华野第一、第四纵队分兵转战在鲁南。7月7日拂晓,王金达所在的第二团,炸开费县南面的城墙,突入城中。在巷战中,第八连一、二排长失去了连的指挥,二排长与负责二排的副连长又先后负伤。王金达在得到副营长的同意后,主动负担起指挥第二排的任务,走在全排前面观察地形和敌情,具体指挥。当盘踞在天主教堂内的敌人用机枪-我前进道路时,王金达一面指挥两挺机枪用火力压制敌人,一面命战士避开正面火力向西侧迂回。当他腿部负伤作了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指挥全排分成战斗小组打墙洞,与敌逐层争夺。这时,他不幸第二次左膀挂花,流血很多,经副营长再三劝阻,他才-离开了火线。到上午9时,费县守敌被全歼,此战仅王金达所在的第一纵队第一师,就俘敌少将以下官兵1100余名。
  1948年5月,朱德总司令在陈毅、粟裕陪同下,从河北西柏坡来到河南濮阳城。14日,朱总司令接见营以上干部和连队的部分代表,伤愈归队的王金达也聆听了总司令的讲话,得到了莫大鼓舞。
  5月30日,南渡黄河进入鲁西南的第一、第四、第六纵队,最初是为了钓到敌邱清泉兵团整编第五军这条大鱼。敌变我变。以后华东野战军-调整了作战部署,先打开封,后歼援敌。为了在中原寻机歼敌,我们牵着敌军兜圈子,“玩龙灯”。从6月3日起,王金达所在的华野第一纵队,从山东巨野、菏泽、成武到曹县西南,“拉起两条飞毛腿”,不停地行军,不断地与敌五军接触,展开了连续十多天的运动防御战。
  6月17日,华野第三兵团第三、八纵队突然兵临开封城下,蒋介石大为震动,严令邱清泉、区寿年兵团星夜西援。作为打援集团的我一纵队,叶飞司令员调集六个团的部分主力,赶往曹县西面的安仁集、朱庙一线,给敌人来一个全面反击。
  王金达和战友们以及其他兄弟部队一起,乘着朦胧月色,大步流星杀奔敌驻守的苗庄、朱庙、王楼、岳楼几处村落。
  奉命主攻朱庙守敌的是王金达所在团。
  朱庙村周围,原先有一片杏林和枣树林,已被敌人砍倒作鹿砦工事。敌人为了扫清射界,又把已结穗的成片成片庄稼砍个精光,用轻重武器组成了交叉火网。
  我爆破手大显神威,偷袭加强攻,炸飞了敌人好多处鹿砦工事和暗堡。排长王金达带领突击班冲在最前面,用携带的小包0开路,成群手榴弹、轻机枪、汤姆枪的火力,像下冰雹、下暴雨那样,在敌军前沿阵地开了花,敌军支撑不住直向后退。王金达带领全排不让敌人喘息,继续向敌人纵深阵地扑去。
  慌乱了一阵的敌人醒过来后,开始用各种炮火拦阻射击,敌人的炮弹如成群的乌鸦飞落在我后续部队的通道上,我后续两个营被敌人严密的火网压在开阔地上无法前进。打进村落的王金达和战友们成了一支孤军。敌人成连成营开始反扑。
  为了坚持既得阵地,王金达和兄弟连并肩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凶猛的反突击。许多同志负伤了,包扎一下继续战斗。爆破英雄周阿生看到自己连的突击排长牺牲了,像莱芜战役中的王金达那样,也自动起来代理指挥。在打垮敌人第五次集团反扑时,特等功臣、华东二级人民英雄王金达也倒在了弹雨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王金达烈士用他的生命火花,照亮了通向全国解放的大道,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的英名将与我军鲜红的战旗同在!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