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邢台市> 威县人物

王登安

[公元1924年-1949年]

王登安为[公元1924年-1949年]

  王登安,1924年8月出生在河北省威县杨长屯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很小就到地里干活,冬闲时还要拣柴拾粪。直到11岁,王登安才断断续续在村里学堂读点书。抗战爆发后,王登安从一个小学老师那里,听到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穷苦人民抗日救国翻身解放的故事,心里像打开了一扇天窗。14岁时辞别父母,自愿申请到清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工作,不久,在第三区任儿童部部长。他年龄很小,积极性高,待人诚恳热情,又能写会唱,受到青少年伙伴们的欢迎,三区大小村子都知道有个招人喜爱的儿童部长“杨屯小六”。参加到抗日青年团以后,由于王登安作战勇敢,很快担任了班长,不到两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由班长升任排长。
  1940年,根据冀南中共党组织的指示,成立了冀南抗日青年团。全团只有两个营的番号,实际兵力不足300人,除少数干部外,无一个超过25岁。王登安积极参加其工作,在冀南抗战史上 书写了特殊的一页。
  1941年秋,根据新的斗争形势,冀南军区对部队作了重大调整。冀南抗日青年团与新四旅第十一团、第四分区所属第三十六团合编为第四分区基干团,番号仍为第十一团。为照顾青年团的特点,将其编为青年连,开始分散活动。青年连深入到邢济路和临(清)高(村)路之间,发动群众,骚扰敌人,坚持敌后斗争。
  两年来,王登安率领全排参加大小战斗几十次,歼敌100余人,出色地完成了坚持邢济路的斗争任务。
  1943年8月,第十一团东渡卫河,担负起开辟卫东新区的任务。这时,原青年连列编为第八连,王登安担任副连长。一进入卫东,王登安便投入到同日伪顽军激烈的斗争中。
  罗庄据点,是“地头蛇”伪保安团团长罗兆龙的驻地,这里工事坚固,有三道围墙五道外壕和鹿砦阻塞着通路。罗兆龙吹嘘说:“有我罗某在此,共产党进不了这个寨子!”
  黄昏,王登安率领着投弹组、突击组十几名队员挑着柴草朝寨门走去。
  寨楼上放哨的伪军喝问:“干什么的?”
  王登安大声回答:“老总,俺们是给你们送柴草的!”
  “柴放下,人回去吧!”
  “是,老总!”王登安猫腰放下担子,猛然掀开柴捆,从里面抽出准备好的手 ,“刷”的一声投上了寨门,嘴里喊道:“老总,俺送你一样好吃的物件!”
  在手 的轰响中,队员们甩掉柴捆,有的拿起步枪,有的拽出机枪,朝着寨子上一阵猛烈射击。王登安和战友们飞快地搭起“人梯”,攀上寨墙,抡起斧头劈开寨门,接应大队人马攻入,不到一个小时,我军就全歼守敌,罗兆龙化装潜逃才免遭被擒。王登安带领投弹组、突击组缴获轻机枪两挺,掷弹筒两具,步枪30余支。
  1944年6月18日,第十一团率三个连深入到临清县东部敌占区杨存庄一带活动。午后,盘踞临清县城的日军百余人,伪军500多人从东、北、西三面向杨存庄压来。敌人来势凶猛。兵力大大超过我军,加之又是在敌占区作战,撤退已来不及。团-当即决定,击退敌人的进攻,并命当时已任连长的王登安率领八连向村东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反击。王登安甩出几颗手 ,在0的烟雾中呐喊一声:“同志们冲啊!”带头扑向近在咫尺的敌人。一个鬼子端着刺刀凶狠地向他扑来,他一个箭步抢上前去,把鬼子的枪往边上一拨,猛叫一声“杀”,那个鬼子被刺了个透心凉,在连长带领下,战士们士气倍增,勇猛冲杀,经过三次肉搏战,终于打退了当面的敌人。其他方向的敌人,也被我军击退,仓惶逃回临清县城。这次战斗共毙伤日伪军50余名。
  自1944年秋天开始,为了迎接冀鲁豫边区群英大会的召开,第四分区自下而上逐级评选杀敌英雄、劳动模范和工作模范。9月初,第十一团于邱县孝固村隆重召开了英模表彰大会,评选出20余名出席分区群英大会的代表。中旬,分区第一届群英大会开幕,王登安被评为分区出席边区大会的九名代表之一。翌年3月,冀鲁豫边区行署和冀鲁豫军区“群英大会”在濮阳城召开,到会的267位英雄模范人物中,王登安显得很年轻,因为那年他还不满21岁。会议连座谈到介绍经验热热闹闹开了19天,边区报纸发了消息,新闻记者为英模拍了照片,边区剧社为他们演出了慰问节目,-司令员等军区-,还亲自到英模们住宿的“群英楼”看望他们,9日,会议达到0,举行了有两万多人参加的“群英荣典”。108响礼炮,100响钟声,向英模们致意。由高跷、秧歌队等组成的文艺队伍伴着锣鼓声为大会助兴。晚间,举行提灯大-,英模们跨上高头大马,党政军各机关-和群众团体负责人,亲自为英雄们执缰牵马,行进在长达十多里夹道欢迎的人群中……
  在这次大会上,王登安被评为冀鲁豫边区甲等战斗英雄。
  从群英大会归来,王登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曾拉着战友张涛的手说:“党给了俺们多么大的荣誉啊!如果说俺有点成绩的话,那也是党培养的结果。没有党,像俺这样搂柴拾粪的穷孩子,哪能有今天!今后俺当以身报国,死而无憾!”
  1945年,我军展开猛烈的夏季攻势,冀南大部地区获得解放。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人心鼓舞,群情振奋。王登安带着战士们高兴地扭起秧歌。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企图独吞抗战胜利果实,积极部署并且开始向解放区进攻。我十一团奉命南下集结,从此脱离第四分区建制,实际上变成了野战军,投入了保卫人民胜利果实的斗争。王登安被留在分区,担任分区司令部特务连连长,他屡次要求到前线部队带队杀敌。领导上考虑他最近在邯郸战役中负伤,加之过去的伤口,已经是负伤九处,应当在二线部队休养一个时期,因此没有批准他的请求。解放战争开始后,第四分区部队同其他分区的部队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第五旅,王登安仍在旅部任特务连连长,直到1947年夏。这期间,他带领连队转战在晋东南、平汉线、黄河两岸等地,出色地完成了警卫旅部的任务。
  1947年夏天,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晋冀鲁豫野战军厉兵秣马,准备千里跃进大别山,向中原蒋管区大进军。王登安于此时升任第二纵队第五旅第十五团(即原冀南第四分区第十一团)第一营营长,回到老部队,格外兴奋,拉着老战友的手说:“这回熬出来了,有大仗可打啦!”
  晋冀鲁豫野战军于6月30日夜,一举突破蒋军黄河防线,直插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渡河之初国民党军急调整编第三十二、五十八、六十六等师对我军实行围追堵截,各师相距15公里,摆成一条不相连接的长蛇阵。刘邓-抓住这一态势,决心连续作战。各个歼灭敌人,遂令二纵迅速向敌六十六师驻地——羊山集逼近。
  7月19日,著名的鲁西南羊山集血战开始。王登安率队奉命夺取葛山。葛山在羊山集以北二里许,是敌六十六师的主要屏障,夺取了葛山,我军就可以用炮火压制敌人,并为尔后夺取羊山集建立依托。
  第一营向葛山之敌发起攻击,冲锋号震响在沟岭山壑之间。敌六十六师一部在此拼命固守,还派出七架飞机,轮番向一营突击队轰炸扫射,使我进攻通道受阻。
  “机枪准备!”随营跟进指挥的王登安,望着敌机狠狠地喊道:“对准敌机打!”
  十几挺机枪同时开火,在空中炸开一条条青色的烟雾。一架敌机怪叫几声拖着黑烟,一头栽进山谷中。
  “好啊!打中啦!”战士们欢呼雀跃,潮水般攻上了葛山敌阵地。此战,一营毙伤敌近百名,俘虏六名,缴获轻机枪一挺,击落敌机一架。
  羊山集战后,我军跨过陇海,渡过淮河,铁流千里,所向披靡。王登安率部进入大别山区后,又经历了战略展开、开辟商城、分兵商南、开展地方工作的斗争,学会了在没有后方根据地的“新区”走山路、吃野菜、打草鞋、擂谷臼米、夜宿防蚊等,胜利地经受了初到大别山艰苦环境的考验。1948年秋,第五旅第十五团改编为鄂豫军区独立第三旅第九团,王登安仍任第一营营长。
  淮海战役打响以后,国民党军如风中残烛,覆灭可期,新中国的曙光已经遥遥在望。
  1949年1月7日拂晓,夜色朦胧,冷风飕飕,鄂豫军区部队为配合淮海战役,加速宣化店地区的解放,急行120里,奔袭被困于郑阳堆之敌二二六师第三十团。
  夜色中,第一营向固守郑阳堆的当面之敌发起攻击。可是被阻在几米深的水壕沟前,王登安跳出隐蔽地,挥动驳壳枪,冲上前去,他想亲自去测量一下水深,一颗罪恶的子弹打中他的头部,鲜血汩汩流下,他摇晃了几下,倒了下去。
  战士们抱着他的身子,流着眼泪惊呼:“营长,营长,你不能死!”
  王登安微微睁开眼睛,露出一丝笑意,以极其微弱的声音说道:“努力……加油……我们胜利了!”
  薄雾散尽,早霞喷红,一轮朝阳映照着大别山区的山山岭岭。战士们呼喊着英雄王登安的名字,冲上了敌人的阵地,赢来了最后的胜利。
  几年后,王登安的战友曾写诗怀念他:
  貌似书生胆似虎,
  两搏日寇显勇武。
  身伤九处立功绩,
  英名荣列英雄谱。
  光荣捐躯临瞑目,
  犹向战友发豪语。
  大别杜鹃满山红,
  多少先烈血染成。
  (高国庆)
  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王金达 (1924~1948) 江苏省常州武进
王西兰 (1924~1947) 江苏省连云港赣榆
王凤江 (1924~1951) 战斗英雄 黑龙江大庆肇州县
许长德 (1924~1949) 云南省曲靖陆良县
夏白 (1924~1948) 浙江省绍兴嵊州
+ 更多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
王学礼 (1916~1949) 陕西省榆林神木市
王佐 (1917~1949)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
王朴 (1921~1949) 重庆市渝北区
王仲甲 (1907~1949) 甘肃省定西临洮县
吴子明 (1914~1949)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
吴文龙 (1916~1949) 海南省澄迈
+ 更多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