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厦门市> 同安人物

彭友圃

[公元1893年-1931年]

彭友圃为[公元1893年-1931年]

  彭友圃(1893~1931年),同安县沙美村人。20年代初毕业于福州师范。民国3年(1914年)回乡创办新式学校,成绩斐然,为集美学校校主陈嘉庚、陈敬贤所赏识,聘为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办事员、办事处主任。民国15年秋,在集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同安县早期党员之一。同年11月,受罗明、罗扬才派遣,随北伐军回同安老家从事党的地下活动。民国16年1月,担任中共同安县支部书记,在窗头、沙美、彭厝、黄厝、莲河等广大农村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动。3月,在马巷成立同安县农民协会,当选为委员长。领导农会镇压与农会作对的马巷商会会长、马巷地区鸦片捐包捐人陈剑经,大灭土豪劣绅的威风。4月29日,同安县的国民党右派召开“护党拥蒋”大会,通缉彭友圃。彭友圃只得把党的工作移交给彭甘幸,与李松林等人撤往南同边界前坂村。
  民国16年底,鼓友圃应越南河内福建籍华侨的聘请,到河内大同学校担任教务主任。任职期间,他锐意改革,除旧布新,把私塾式学校改为新式学校,教学用语由闽南话改为国语,并免收学费。学校面貌为之一新,入学学生由30多人发展到80多人。正当学校蒸蒸日上之时,国内反动势力勾结河内闽侨社会的封建势力,将彭驱逐出境。
  民国20年,彭友圃秘密回厦,不久病逝,时年39岁。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