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人物

石声汉

[公元1907年-1971年]

石声汉为[公元1907年-1971年]

   石声汉(1907~1971)号朝甦、荔尾词人。原籍湖南湘潭,生于云南昆明。1927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院生物科,应聘到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科任教。1933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学院植物生理研究班,1936年4月伦敦大学授予他植物生理哲学博士及帝国理学院学侣荣誉证书。同年底回国。南京几所大学聘他任教授,均被谢绝,而到位于陕西武功张家岗(今属杨陵区)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授。1938年转同济、武汉等大学任植物生理学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重返西北农学院(即原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改名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授兼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主任。1951年自费铅印他自己编写的《植物生理学》。这是当时国内惟一自编的植物生理学教材,被国内多所院校采用。为了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他翻译了多种生物化学著作,其中鲍德温的《动态生物化学》受到生物学界和化学界的好评。
  石熟悉四国文字,精通英语和德语,又有文字学、音韵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广博知识,对古农学也有很深研究。1955年农业部发出“整理祖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号召,他承担了整理《齐民要术》的任务。该书是后魏贾思勰所著,它记载了公元6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从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农业生产知识,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农书,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农业专著之一,在农学史上占有承先启后的地位。他用三年时间完成了97万字的《齐民要术今释》,为后学者冲破“古奥”的堡垒,开出了一条通路。嗣后,他还撰写了《从齐民要术-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并以《齐民要术》中引用的材料为主,分别辑录、破译、撰写出《氾胜之书今释》和《四民月令校注》,使失传很久的两部古农书,得以见其梗概。接着又把《氾胜之书今释》《从齐民要术-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改名《齐民要术概论》)译成英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外发行,先后四次重印,常销不衰。
  石从1962年开始校注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农政全书校注》约30万字,198 0年农业部授予科技二等奖;还编写出《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中国农业遗产要略》。这两部书集中反映了他多年研究农史的心得体会。这一时期出版的还有《齐民要术选读本》《两汉农书选读》《农桑辑要校注》《辑校徐衷南方草物状》等书;翻译了达尔文的《食虫植物》和伯希和的《棉花》。这些书在日本、英国等国产生了较大反响。
  石还是我国最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哺乳类动物的学者之一。他在这方面的成果有《中国哺乳类学丛书》二、三集,《广西瑶山哺乳类第一次报告》《广东北江瑶山哺乳类报告》等。他一生著述宏丰,除农史、生物学专著19种和40多篇学术论文外,翻译(中译英、英译中、俄译中)著作有《氾胜之书今释》《齐民要术概论》《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动态生物化学》《食虫植物》《棉花》《比较生物化学引论》《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等十余种;还有其他专著《生命新观》等和诗词100多万字。1971年6月25日在天津病逝。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张重义 (1907~1947) 陕西省渭南大荔
沙玉清 (1907~1966) 江苏省无锡江阴
周观春 (1907~1951) 陕西省安康宁陕县
梁席儒 (1907~1989) 陕西省安康白河县
朱理治 (1907~1978) 江苏省南通通州
+ 更多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
沈反白 (1895~1971)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
袁义生 (1904~1971)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韩望尘 (1888~1971)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魏炳文 (1898~1971) 陕西省西安长安
张性初 (1902~1971) 陕西省渭南临渭区
周光明 (1897~1971)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
+ 更多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