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富平人物

石嘉植

[公元1918年-1943年]

石嘉植为[公元1918年-1943年]

  石嘉植(1918~1943),1918年3月20日生于陕西省富平县薛镇乡盘石村一户农民家庭。是兄弟姊妹中惟一的一个读书郎,父母双亲对他寄予无限厚望。在县城高小毕业后,石嘉植于1934年秋考入西安省立一中。
  从县城来到省城,16岁的石嘉植心胸豁然敞亮: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救亡呼声,那如火如荼的-、演讲、-,使石嘉植热血沸腾,他毫不犹豫地投身革命洪流,成为积极分子。
  1936年3月,石嘉植作为发起人之一,和同学共捐献38块银元,创办了一种杂志,取名《心声》。在1936年4月1日出版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他的一篇题为《战争与和平》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剖析了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和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的区别,指出和平必须采取坚决的斗争来取得,一味退缩忍让只能是国破家亡。愤怒抨击国民党顽固派“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大声疾呼那些幻想靠和平手段向日本侵略者乞求“和平”、苟且偷生的糊涂人起来进行抗日斗争。他写道:“现在我们国家已到千钧一发、危不堪言的状态。我们甘心做-奴吗?要知和平是我们的天性,战争是我们争和平的利器。法国人常说:‘不自由毋宁死’,这是一句我们应当切记的格言。争我们的自由非我们团结起来努力去干!决不要象奴隶般地顺从!同胞们!要想同列强站在一个水平线上,那就非同我们的仇敌拼命不可!”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热血少年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这年年底,在全国民众抗日救亡热潮的鼓动下,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并没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警察、特务仍然视学生的抗日救亡组织、抗日救亡活动为“非法”,进行镇压和破孩。他们把抗日救亡活动高涨的省立一中诬蔑为“土匪一中”,把放了寒假也不回家热情宣传抗日的学生叫做“土匪学生”。石嘉植和同学们毫不示弱,一面继续宣传抗日,一面针锋相对,骂特务、警察是汉奸、-贼。1937年1月的一天,石嘉植和同学们在西安西大街演讲时,和特务发生冲突,从对骂到对打,学生人多,把特务痛打了一顿,迅速撤回位于西门里早慈巷的校内。当天夜里,警察和特务拿着“黑名单”闯进学校抓人,石嘉植在睡梦中被吵闹声惊醒,急忙穿上衣服,从学校北墙翻出校外。怀着满腔悲愤,他连夜徒步赶回100多公里外的富平家乡。
  不久,石嘉植决定北上,去那真正抗日的地方。他在安吴堡青训班学习一段后,1937年3月初,长途跋涉,来到了梦绕魂牵的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8月下旬,石嘉植从抗大毕业,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任文化宣传干事。9月底,一二九师全体官兵抱着“坚持华北抗战,八路军与华北人民共存亡”的决心,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开辟抗日根据地。从1937年10月下旬到1938年2月,一二九师在正太路南侧多次伏击日军,打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歼灭战,消灭日军3000多人,在晋东南站稳了脚跟。在神头岭战斗中,石嘉植初露锋芒。
  1938年2月下旬的一天,驻山西潞城的日军第一八师团的一个辎重大队沿公路向北开进,配合敌军九路围攻,夜间在神头岭北麓一个山村宿营。为了摸清这股敌人的实力,团-命令由文化宣传干事改任情报干事的石嘉植,带一个班进村进行“剖腹侦察”。夜半时分,石嘉植带领战士们摸到村口,见一个日军哨兵正抱着枪来回游动。石嘉植让战士们就地隐蔽,他手握一把刺刀,只身悄悄运动到一个碾盘旁边,蹲伏在黑影里。当那个哨兵刚从碾盘边走过去,他一跃而起,奋力一刀刺穿敌兵的胸背,这个哨兵还未来得及喊一声,就扑倒在地,见了阎王。石嘉植率领战士们进到村中,摸清了卡车、骡马大车的数量。临撤出时,他带领战士扑进村边敌人睡觉的一间草房,用枪托、刺刀对准熟睡的敌军一顿狠刺猛砸,当即消灭十几个日军。一个敌军官伤重未死,摸到手枪开了一枪,被石嘉植跳上炕头又补了几刀。
  枪声惊动了大批敌人,村里顿时一片人喊马叫。石嘉植急令战士们穿戴上敌军的大衣、棉帽,背起缴获的0弹药撤离。刚跑出村子南头,日军已尾随追来。石嘉植乘敌人不辨真伪之际,命令战士就地卧倒,返身向敌人投出几颗手榴弹,接着又用刚缴获的歪把子轻机枪猛烈射击,把敌人打倒一片。在团部派出的一个连兵力的接应掩护下,石嘉植带着一个班无一伤亡撤回驻地。战斗结束后,冀南军区授予石嘉植“威震敌胆”奖状,政治部主任刘志坚还特意让石嘉植等穿着缴获的日本军服,拿着缴获的0照了一张照片。全国解放后,这张照片曾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并收入了画册。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了有效地牵制敌人兵力,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一二九师召开了石拐会议,决定全师派出41个连队分散到各地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石嘉植跟随陈再道、刘志坚率领的东进纵队开辟冀南平原的游击战争,担任了冀南军区敌工部行动科科长。
  行动科主要担负对付日军、伪军、汉奸的策反工作,铲除罪大恶极的铁杆汉奸,并管理教育日军战俘。在石嘉植的努力下,被冀南军区俘虏的日军士兵有不少参加了觉醒同盟和反战同盟,成为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日的战友。几十年后,这些白发苍苍的日本朋友还多次在回忆录中提到石嘉植的名字。
  1940年冬天,冀南军区为了冲破敌军-,打通和冀中的通道,分化瓦解伪军并及时掌握敌军动态,决定成立一支以德州到石家庄铁路沿线为活动重点的地下武装,命名为“德石敌工队”,任命石嘉植为队长。
  石嘉植通过地方党组织的关系,首先和在景县龙华火车站当工人的地下党员张芝涛接上头,以张的“内弟”的名份在他家落脚,很快学会了本地话,办理了“良民证”,接着以作“收购纱线”生意为掩护,走村串乡,开展活动,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吸收申月川、于青藐、丁庆文、岳立章等十几名爱国青年,正式成立了德石敌工队。
  石嘉植领着敌工队员,在两年多时间里,活动于景县、衡水、枣强、德州一带,进行了大小几十次活动和战斗。杀鬼子,除汉奸,窃情报,烧军火,扰得日伪军坐卧不宁。
  1941年初春的一天深夜,在火车站做工的敌工队员岳立章报告了一个紧急情况:凌晨两点,将有一列军车由衡水开往青兰。石嘉植吃了一惊,急忙叫上张芝涛摸黑飞跑到10多公里外青兰附近的陈加官村,通知驻在那里的县大队转移。县大队前脚刚走,300多名日军组成的快速部队后脚扑来。
  事后,石嘉植怀疑汉奸张荣和杨二洪向日军告密。这两个汉奸一方面帮日军大干坏事,一方面又和县大队侦察员拉关系,想脚踩两只船。出事前一天,县大队的侦察员曾让张荣想办法搞子弹,搞到后送往陈加官村,子弹没送来,日军却来了。石嘉植翻了翻汉奸的“生死簿”,见上面记的这两个家伙干的坏事多,好事少,看出他们干坏事是真,干好事是假,决定除掉这两害。他先通过邮政代办所搞到杨二洪家乡的地址,接着导演了一场敌工队和县大队联合演出的“除奸戏”。
  这一天,在侦察员多次催促下,汉奸张荣向孙德厢村送来了80发步枪子弹,受到八路军“王连长”的热情欢迎和款待。晚上喝酒吃饭时,“王连长”把口袋里的钱、钢笔等掏出来放到桌上,吩咐再去买点酒肉,接着佯装醉倒,被扶走休息。
  被挽留住宿的张荣心存鬼诈,偷偷翻看桌上的杂物,发现其中有一张杨二洪写的信,谈到日军的兵力装备以及准备利用回家机会当面禀报等语,认为是向日军邀功领赏的好机会,惊喜异常,急忙把信藏到腰带里。第二天回去后,交给了日军军曹小田。
  果然,没过几天,杨二洪接到敌工队员写来的“母病速归”的信,不知有诈,便以此向小田请假。这一来证实了张荣密报的确凿,小田一怒之下,拔枪把杨二洪打死。
  张荣除掉了竞争对手,非常得意,丝毫没想到自己也正顺着石嘉植布置的圈套往死路里钻。
  过了一段时间,县大队侦察员让张荣尽快给八路军伤员搞一批西药。张荣应约来到广川后村找八路军医院的“孙主任”要药单。见到了受伤躺在炕上的八路军“营长”、“政委”,约定买到药后直接送到这里。
  当晚,驻龙华镇的日-备队中队长藤野率20名日军、70多名伪军在张荣引导下向八路军伤病员奔袭,没想到刚走到李屯村便遭到八路军独立团的伏击,30余人丧命。汉奸张荣被暴怒的日军乱刀捅死,落了个可耻的下场。
  实际上,那些王连长、孙主任、政委、营长都是敌工队员和县大队队员扮演的,只有设伏歼敌的独立团是石嘉植专门请来的。他仿照《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故事,生动地导演了一出智除二奸的好戏。
  石嘉植领导下的敌工队对汉奸伪军采取“又拉又打,以拉为主”的策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斗争,基本控制住了德石铁路德州到衡水一线的伪军。在这个基础上,他设法认识了德州城里伪满洲国《大北报》代销点的赵百川,帮助把代销点扩大为分销社,赵任社长,张芝涛任记者,石嘉植任记者兼外务主任。他们打着“日中亲善”的旗号,利用“请示”、“审批稿件”的机会,进出驻德州的日军山口旅团司令部,在这个鲁北重镇敌人心脏里,楔了一颗钉子。
  1942年3月中旬,石嘉植接到冀南军区敌工部“把情报工作做到敌军前边去”的指示,他召集队员围绕这个中心落实任务。凭着机智和大胆,他决定自己带头去0山口司令办公室的文件。
  根据石嘉植的细心观察,山口司令办公室的墙角下有一块一尺见方的水泥盖板,从里面伸出一根暖气管子,判断下边有条地沟通到外边,加上曾遭遇山口偶然离开办公室时也不锁柜子的情况,看出它外边虽岗哨森严,内部却比较松懈。关键是搞到文件柜的钥匙。石嘉植把搞钥匙的任务交给了山口司令部特高课的马清新。
  马清新是石嘉植做了很多工作争取过来的爱国青年。几天后他就拿来了块按着钥匙印子的红胶泥。石嘉植找小炉匠按钥匙印子做了3把厚薄不同的钥匙。
  这天夜里,石嘉植带着和龙、梁臣、张芝涛等5个敌工队员,躲过敌人的岗哨和探照灯,在烧锅炉的吕八哥的接应下,翻墙进入司令部院子里的锅炉房,脱掉棉衣,依次钻进地沟,在黑暗潮湿狭窄的沟道摸黑爬行了几十丈,来到山口办公室的下边。侧耳静听了一会儿,确认上边无人,才用力托起水泥盖板,挪到一边,钻出洞口。石嘉植用钥匙试探着打开了铁锁,把柜门用带来的黑单子布蒙上,钻在里面打开手电,一份份翻看文件,挑出最有用的诸如调动兵力的命令、各据点兵力武器统计、及一份预定在4月29日庆祝日本天皇“寿辰”时向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的计划揣进怀里,其他的按原样小心翼翼地归置好,然后把柜门锁上。
  石嘉植让敌工队员们一个个下到地沟后,用一块毛茸茸的狗皮把地面齐齐拂拭了一遍,确认没有留下痕迹,才最后一个下到沟里,把盖板恢复到原样。
  这几份文件对八路军及抗日武装的活动和反“扫荡”斗争极有帮助。石嘉植把它们用一块旧木板钉到一辆马车的下边,让张芝涛的妻子装扮成清明节上坟的模样,送到了30公里外的贾道村情报站。
  1943年3月下旬的一天,石嘉植在德州街上碰见了擅自离队的敌工部日语干事谭贵忠。在石嘉植的批评教育下,谭表示愿意回部队。石嘉植正准备回军区汇报请示工作,便和谭一路同行。两人走到景县境内龙华镇附近时,遇到日军宪兵队设卡盘查,由于谭贵忠惊惶失措,引起敌人怀疑,两人同时被捕。
  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谭贵忠承认了自己是八路军的逃兵。与此同时,一个受过石嘉植教育后放回的汉奸向日军密报石嘉植的真实身份。日军宪兵队长西泽和高级特务佐藤大喜过望,他们以为抓住了石嘉植,就找到了八路军冀南军区的情报库,所以千方百计要叫石嘉植开口。
  石嘉植被钉上脚镣手铐,灌辣椒水,用钉着钉子的木板打,用烧红的枪通条烫,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仍只字未吐。
  日军知道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宁折不弯的硬汉子。于是由硬攻改为软化。他们为石嘉植取掉脚镣手铐,石嘉植抓起木凳把西泽砸倒;他们设宴为石嘉植“压惊”,宴会成了石嘉植宣传抗日的讲坛;他们半夜送来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石嘉植拾起地下的砖头把姑娘赶走。面对石嘉植,敌人黔驴技穷。
  得知石嘉植被捕的消息,冀南军区-陈再道、-、刘志坚心情非常沉重。经过研究分析,在采取“内线”营救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打算出动一个正规团强攻龙华,救出石嘉植。石嘉植得知情况后,非常不安,立即通过“内线”向情报站送了一张纸条,检讨自己因疏忽大意给抗日斗争带来的损失,坚决反对出兵强攻,以避免造成战友伤亡,同时表示自己要冷静下来,改变策略,最后为抗日再尽一点力量的决心。
  石嘉植从“内线”得知,被敌人用作“美人计”的那个姑娘是日军“扫荡”时掠来的农家女子,在宪兵队备受日军的奸污-。另外,在伪军大队部还关押着15名老百姓,于是决定将计就计,接受当伪军大队长的任命,想方设法把他们救出火坑。他向日军要来纸、笔,假称要认真回忆一下,详细把冀南军区和敌工队的情况写出来,同时表示想和那个姑娘成亲,让日军给钱,准备结婚用品。石嘉植把钱交给姑娘时,嘱咐她买鞋、袜、衣料、胭脂、香粉,一定要有去有回。姑娘遵嘱照办,满脸喜气地出出进进。日军以为天下英雄难过美人关,对石嘉植的“投诚”深信不疑,对姑娘的行踪也放松了警惕。
  几天后,石嘉植见时机已经成熟。便给姑娘写了一张路条,让她混出城门,去找故城县抗日政府。他嘱咐说:“要放大胆,不要怕,万一有鬼子和伪军拦路,你就说我让你结婚前回去告诉爹娘的!”
  送走了姑娘,石嘉植心里放下一块石头。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抚着满身的伤痕,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为实现少年时代立下的“抛头洒血诚快事,战场白骨艳如花”的誓言而献出生命,是死得其所,是无尚光荣的。
  第二天早晨,汉奸队长徐奎占来了,问石嘉植有什么“训示”。石嘉植开口就命令把关押的15名老百姓立即放了。徐奎占吃了一惊,楞着不动。石嘉植写了一张签名放人的纸条扔给他:“我知道这15个人都是良民,是我命令放的,没有你的事!”徐奎占坚持要向西泽报告。石嘉植训斥道:“我正要找太君报告你拐走了我太太呢!”徐奎占以为姑娘睡在床上,把床上隆起的被筒一揭,是个空被筒,一下子吓楞了。石嘉植说:“昨天晚上我太太说你叫她有事,走了后到现在没回来,不是你拐走了是谁?你按我的命令把抓来的人放了,我太太的事我再也不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徐奎占苦丧着脸拿着石嘉植的“手令”去放人了。石嘉植叫住他,让他把老百姓放了后,再把队伍集合起来,他要训话。
  不一会儿,40多名伪军来到面前。石嘉植庄重沉稳,高声喊道:“弟兄们,同胞们!我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说几句心里话、良心话。日本鬼子在咱中国、在咱冀南干了多少杀人放火、-掳掠的坏事,大家都明明白白。我奉劝你们一句,要做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公,不要做千人戳、万人骂、猪狗不如的铁杆汉奸,为中国人长点骨气,为0八辈积点阴德!”
  石嘉植的话犹未尽,佐藤和西泽带着一队日本兵冲了过来,十几把刺刀凶残地向他捅去。满身鲜血的英雄呼喊着抗日口号,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石嘉植就义时,年方25岁。
  (和平柳风)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