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厦门市> 同安人物

邵应魁

[明]

邵应魁为[明]

  邵应魁,字伟长,号榕斋,明中叶同安金门人。同安县第一个武进士,著名的抗倭将领。
  应魁聪明颖悟,曾攻读诗书,县试成绩优异,列考生之首。因父亲去世没有参加乡试。
  嘉靖间,倭寇大肆骚扰我沿海省份。俞大猷视察金门所,应魁敬仰大猷的豪情壮志,于是弃文就武,跟大猷学武术,立志卫国。应魁勤学苦练,不但学得一身武艺,而且精通兵法。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登武举,次年联捷进士,授镇抚职。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猖獗,侵犯浙江。俞大猷为副总兵,奉檄征剿。总督张经让应魁归俞大猷指挥,大猷高兴地说:“邵抚军来,不怕倭患不平了!”不久,倭寇来犯,应魁以偏师绕其后,击败之,歼灭倭贼1000多人。倭寇侵袭衢山,应魁奉命率船队驰援。途中遇到2艘贼舰诱战,应魁率船追击,冲入倭贼埋伏圈。这时已近黄昏,应魁率船左冲右突,天明时身负重伤,包扎了创伤继续奋呼死战。士兵为之感动,人人振奋,终于大败倭寇。战后俞大猷亲自替他解衣敷药,抚慰再三,又命他移师吴淞。此后,嘉定有急就奔嘉定,上海有急就援上海,江阴有急就转江阴,打得倭寇闻风丧胆。
  俞大猷晋升都督,镇守浙江,请派应魁同去。应魁悬赏招募勇士300人以为前锋。适逢天下大雪,倭贼据险立栅死守。应魁利用天时地形,令300勇士披蓑,持火药,夜半潜抵贼栅,都把蓑衣挂到栅上,再以火药引燃。蓑衣着火,立即火焰熊熊,风助火势,火助兵威,贼栅一片火海。300勇士一齐呐喊冲锋,倭贼被焚死杀死殆尽。这一仗,应魁以奇制胜,以少胜多,号称“冠军”。此后,邵应魁在黄窑港、茶山、北洋、乍浦、三片沙等多次海战中-皆捷,被擢为南直游兵把总、永宁卫指挥使,最后晋升为福建都司署都指挥佥事,诰授昭勇将军。
  倭寇窜犯江南,屡次失败,转而窜犯江北。总兵卢镗因此被以纵敌贻患论罪,打入监狱。邵应魁也受到牵连被解除职务。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在广东潮惠间登陆劫掠,应魁奉召赴粤。他带领的哨船不到30艘,遭遇了百余艘贼船。应魁自率中军,首当其冲,自寅时激战至辰时,边杀边射,越战越勇,终于冲破贼围,又联合诸路军兵,大破倭贼。事平,理应-行赏,但福建巡抚却以应魁已被罢官不肯再起用。应魁就请求离职回家,闭户读书,校对春秋左传,寄情诗酒,附近名山如大轮、慈云、天马等,他都登临题咏。终年76岁。著有诗稿及《射法》一书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