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刘亦珩

[公元1904年-1967年]

刘亦珩为[公元1904年-1967年]

   刘亦珩(1904~1967)又名一塞,字君度。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19 22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入学第三年,因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爱国-遭唐山地方当局通缉,遂东渡日本,1925年考入日本广岛师范理科学习数学,1929年转入广岛文理科大学数学部。“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先后任北平师范大学讲师、安徽大学数学科教授、北平师范大学教授。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随北平师大西迁陕西。同年9月,西迁陕西的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和北洋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安临时大学,11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刘任数学系教授。1938年3月,侵华日军进犯晋南,陕西门户潼关告急。国民政府既怕临时大学变成“陕北公学第二”,在西安掀起更大的抗日怒潮,又怕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共产党“-”去了延安,遂利用“潼关吃紧”的局势,强令西安临时大学搬往陕南。3月16日,刘随校离开西安,乘火车当天到宝鸡,然后步行,过渭河,越秦岭,半个月行程250多公里到达汉中。全校被分别安置在三个县的六个地方,刘所在的文理学院驻城固县的考院。4月3日奉命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5月2日正式开学上课,刘仍任教授。西北联大办在汉中对地方来说本来是天大的好事,但联大师生越来越高涨的抗日救亡活动,却使鄂陕边区警备司令,人称“汉中王”的祝绍周十分恐慌,遂报请国民政府先后将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和师范学院独立设校,留下文理、法商两个学院,于193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西北联大被逐步肢解。刘经历了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到西北大学变迁的全过程。学校回迁后,他于1946年5月回到西安,此后,一直在西北大学任教授、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还担任陕西省科协委员、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数学会副理事长等。毕生致力于数学的教学和研究,1967年10月25日病逝。主要著述有《近世几何学》《三角形外接二次曲线之性质》《芬氏空间共形变换》等;译著有《线性代数学》《塑性论》《有限变位弹性论变形几何学》《工程力学系统》《平面弹性理论》《可压缩流体理论》《粘性流体理论》等。
相关院校:

安徽大学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袁义生 (1904~1971)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刘茀祺 (1904~1955) 陕西省渭南富平县
朱晦生 (1904~1948) 陕西省渭南大荔
周子达 (1904~1951) 陕西省安康宁陕县
焦启铠 (1904~1932) 陕西省渭南潼关县
+ 更多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
钟玉珂 (1890~1967) 陕西省安康宁陕县
蔡忠凯 (1896~1967) 陕西省安康镇坪县
霍子乐 (1898~1967) 陕西省榆林绥德县
杨明轩 (1891~1967) 陕西省西安鄠邑区
李合邦 (1913~1967) 陕西省榆林清涧县
惠庶昌 (1930~1967) 陕西省榆林清涧县
+ 更多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