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潍坊市> 诸城人物

刘建封

[公元1865年-1952年,民主革命家]

刘建封为[公元1865年-1952年,民主革命家]

  刘建封,字桐阶,号芝叟、疯道人、天池钓叟等,辛亥革命爆发时,改名刘大同。1865年(清同治四年)农历12月19日生于山东安丘临吾乡芝畔村。祖籍山东诸城逄戈庄,为清朝宰相刘墉的后裔,是杰出的政治家、民主革命家、诗人、收藏家、书画家。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刘建封因“有长白设治张守凤台、李牧廷玉之约”来到临江,“奉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委”任勘界委员,“勘奉吉两省界线兼查长白山三江之源。”同事诸君共推其为领班。此时,正面临俄国、日本等国趁清末国力羸弱之机,窥视东北疆土,以种种借口妄图吞并侵略的危难关头。徐世昌为保全国土,实施“设官分职”策略,勘界就是为推行这一策略。
  刘建封认为:“长白山,原系我朝发祥之地。图们江、鸭绿江又系中韩国界。朝廷所注意,督帅所留心,国民所关切。”“如不调查详确,恐负此行。”
  是年农历5月28日,刘建封率许中书、刘寿彭等测绘生5人,队兵16人,携带观测及摄影器材,自临江束装就道,同赴岗后,逐处履勘。刘建封“详查地势,参以舆论,因与刘令寿彭等面议,此次同奉帅渝勘界,理应求一天然界址,方觉不负委任,切勿稍存此疆彼界之心,众皆韪之。于是方针已定,西以头道花园河为起点,东以红旗河尾闾为正点,南至团头山,北至松花江之下西江口,东西长约六百余里,南北阔约三百六十里,奉吉两省以水为界,均经分班详勘,择其山径冲要之处,悬书界牌,聊尽职务,无一怠者。”农历六月二十八日临天池,直至八月中秋方返回临江。刘建封为天池十六座奇峰命名曰:白云、冠冕、白头、三奇、天豁、芝盘、玉柱、梯云、卧虎、孤隼、华盖、铁壁、龙门、观日、锦屏、紫霞,并在避风石上镂有六字曰:天池钓叟到此,刘建封由此成为科学考察长白山第一人。
  回到临江不久,刘建封完成著作《长白山江岗志略》。全书十余万言,内容详尽丰富,举凡历史沿革、江山气势、奇峰圣水的释名、特异的自然现象、奇人怪物、山珍特产、古迹民俗、民间传说等等包罗万象,是一部全景记载长白山风光、风物、风情的重要志书,历经百年仍无后人著作可出其右,是研究长白山文化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之一,是刘建封对长白山文化的伟大贡献。
  关于刘建封写作的缘由,他写到:完成《长白山三江源流考》、《白山穆石辩》、《中韩国界说》、《间岛辩》等官方报告之余,“独于白山之上,天池之旁,三岗之重峦叠嶂,三江之支派分流,以及草木鸟兽、沙石虫鱼之类,略而不载”,觉得实在遗憾,因而写成《长白山江岗志略》。
  1909年,刘建封第二次“赴长白山南调查国界”,“在省监绘长白山一带详细地图”,历时九个来月。同年农历12月26日(1910年1月6日),建置安图县,“以备韩民东渡偷垦之防”。在娘娘库(今松江镇)设治,以安定边陲、保护图们江界,故定县名安图,属奉天省长白府管辖,县境辖有宏道、信道、遵道、乐道四个乡及崇化社,仅有民众328户、1784人、耕地1465公顷。由于刘建封是“谙练边情、勤奋耐苦之员”,清廷奏准其补“边绝要缺”,为安图县第一任设置委员。
  刘建封上任伊始,为开发安图提出《筹办边防善后十策》,既:占江权、驻工兵、厘韩籍、捷交通、崇府体、励边吏、辟荒徼、通银币、储饷需、扩学警。时任东三省总督批示:“具见才识胜人”,“仰即照所议次第,认真筹办”。刘建封从辽宁海龙府凤凰厅移民近百户,放荒四万余公顷,发展农业生产;筹措白银三万两、创办森林 ,组建营林所、创设林政局,保护开发林业资源;组织民工开辟红旗河道,打通延吉水路,开通县府娘娘库至抚松县的官道,建造连通奉吉两省官道的月牙桥;办学堂、建劝学所,开化县民;建商务所、推动往来交易;设邮政所,联络外部世界;全面实施“山林官有、开路兴商、移民放垦、扩警靖边、创办学堂”的施政方略,励精图治、政声显赫。到1912年初,人口增至1138户、5271人,耕地增至7518公顷,建成学校3所、招收学生120人,税收4887两白银。
  1911年,刘建峰开始主修县志,由吴元瑞编纂,至年末修编完成了一函六册约十六万字的首部官修《安图县志》,此时安图建县尚不足两年。这部志书体例严谨,图、表、考、志、传、记、略等安排分工甚为得体,内容丰富而且特点突出,其中的会总表、垦务志、迁旗志、韩侨志、金匪记、归化记、会防记、匪乱记、设治记等篇目,都是具有宝贵史料价值的佳作,这部志书还收存了许多历史文献。
  同年,刘建封摄制的《长白山灵迹全影》、绘制的《长白山江岗全图》也相继汇编成书。其中“灵迹全影”收入的“避风石”照片记载:戊申夏,天池钓叟到此,乙酉秋再到,庚戌秋三到。三年中,刘建封三次登临长白山,攀岩拓路、驱虎击熊、穿林登顶,一路摄影绘图、随时详尽笔录,改变了以往“凭空结想,足不跻长白山之巅,目不览江河之派,大抵如盲者论日,聋者之说钟”的情形。留下了访查详切、指正确凿的《长白山江岗志略》等著作和报告,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长白山区国防、地理、名胜、特产、动植物、民俗等史料。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早在1905年就已加入同盟会的刘建封改名刘大同,通电中外,举旗起义,建立大同共和国。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闻讯大惊,急派奉天省军赴安图镇压,刘建封毫不畏惧,组织义军千余人在牡丹岭与清军激战,获得胜利。1912年春,赵尔巽再度派出重兵镇压,起义失败,刘建封避难到奉天、后辗转去日本。是年九月,长白府以“擅离职守,久不归署”为由,将刘建封革职。至此,刘建封与安图再无联系。
  刘建封在安图任职仅两年余,却在这片“二百余年传五姓,一人两屋既成村”的“荒芜漫衍之区”,做出了流芳后世的伟业。其编著和主修的《长白山江岗志略》、《安图县志》,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愈发显现出瑰丽的文化光彩。为纪念刘建封,彰显他的功绩和激励后人,安图县人民政府曾两次为刘建封立碑塑像并出版《刘建封评传》。现存的塑像位于长白山文化博览城,展现着他 “辽东第一佳山水,留到于今我命名”的豪情!
同年(公元186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