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厦门市> 同安人物

卢戆章

[公元1854年-1928年]

卢戆章为[公元1854年-1928年]

  卢戆章(1854~1928年),原名担,字雪樵,感化里古屿保古庄村人。
  卢戆章9岁读书,18岁应试,县考名列前茅,府试却落第,从此不入科场。当时,“欧化东渐”,卢戆章参与基督教活动,受西方文化影响尤深。这使他与科举制度进一步决裂。他说“求学期于济世,寻章摘句胡为哉?”同治十三年(1874年),卢戆章往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光绪四年(1878年)回到厦门,住在鼓浪屿日光岩下,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请,助译《英华字典》。由于他兼通英语华语,所以中外人士都奉他为师。
  当时,外侮内患,国难当头。这激发了正直知识分子的爱国思想。卢戆章注意到4亿人口80%以上是文盲,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离,平民读书识字困难重重这样的现实。他说:“亿兆妇女,以及农夫贫寒之辈,皆屏于教育之外。此国所由贫弱,而外人所由鱼肉也。倘以切音字翻译官话,上截汉字,下截切音,由切音以识汉文,则各色人等,不但能读切音,兼能无师自识汉文。全国皆能读书明理,国家何致贫弱,人民何致鱼肉?”为此,他“尽弃外务,朝夕于斯,昼夜于斯,十多年于兹”,终于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创制出中国拼音文字的第一种方案——中国第一快切音字母,撰写出中国拼音文字的第一本著作《一目了然初阶》。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时在工部虞衡司任职的安溪人林辂存上 书,请求将卢戆章的字学新书颁行天下。光绪皇帝钦批“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调取卢戆章等所著之书,详加考验具奏”,但因戊戌政变被耽搁。光绪三十一年,卢戆章把经过修订重写的《中国切音新字》专程送到北京,请求推行。但学部与外务部互相推诿,最后驳回。经过这次打击,卢戆章改变方向,努力向社会宣传。回厦途经上海,再次修订内容,以《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的书名出版,并制订官话、福州、泉州、漳州、厦门、广东等6种切音字方案。民国9年(1920年),卢戆章应闽南总司令陈炯明的聘请,到漳州教授注音字母。回到鼓浪屿后,虽年已古稀,仍每天教一大批人学切音字,“有从而问学者,不惜焦唇敝舌以诱之”。把他倡导的汉字拼音,付之实践。林辂存曾题赠一联,印在《北京切音教科书》的封面:“卅年用尽心机,特为同胞开慧眼;一旦创成字母,愿教吾国进文明。”
  民国17年(1928年)12月28日,卢戆章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75岁,葬于鼓浪屿鸡山上。
  卢戆章一生从事拼音文字工作40年,除提倡“统一语言,以结团体”、“认京音官话为通行国语”外,还倡导表音字母化,文体口语化,同时首创横排横写和标点符号,因而被公认为中国拼音文字运动的前驱和我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揭幕人。
同年(公元185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