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人物

卢心远

[公元1911年-1985年]

卢心远为[公元1911年-1985年]

  卢心远(1911~1985),原名宝镛,坎市镇田心村人。民国12年(1923年)入福建省立九中读书,受进步青年的影响,逐渐接受革命思想,4年后毕业回到家乡,适值共产党人正在组织革命团体“太平里青年委员会”,便积极协助组建,正式成立时被推荐为总干事,兼任会刊《奋斗》的主编,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春,为组织群众抗交军阀陈国辉部摊派的马路捐,遭到搜捕,遂逃往广州。秋季,考入中山大学,民国22年毕业,到上海从事著译,五年间出版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讲话》、《政治经济学体系》等书,还写了不少批判托派分子叶青的文章,在知识界颇有影响。
  民国26年(1937年)上海陷于日本侵略军,他南渡新加坡侨居。先为《星洲日报》、∠洋商报》撰写国际时事专栏,后来担任∠洋商报》主笔,大力宣传中共坚持抗日的主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妥协活动,激励海外侨胞支援抗战。为此,受到英殖民当局传讯,-改行在中正中学任教。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他举家逃往马六甲山林中,开设“-造纸厂”,同时参加马来亚共产党,进行“地下”反日斗争。日本投降,他重返新加坡,复办中正中学,组织“新加坡华侨教师公会”,创办《华侨经济》半月刊。1946年2月25日,马共组织群众大-,次月,他即遭英殖民当局拘捕,经华侨舆论界、教育界强烈抗议,才在3月6月获释。其后执教于华侨中学,同时创办∠洋经济》半月刊,主编华侨教师公会会刊《新教育》。1948年,英殖民当局又以“马共分子”将他关入棋樟山集中营,8个月后,“驱逐出境”,企图押送他以当时还是蒋管区的上海,幸而经香港时得夏衍等人帮助,才辗转到达北京。时为1949年4月。
  到京后,他先安排在全国人民政协筹备会新闻处任,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调华侨事务委员会,历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第三司副司长;此外还担任全国侨联常务委员、副秘书长,以及第二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其间广泛联系侨胞,为侨务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1985年4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
  坎市镇   位于永安县北部博山岭山脉西麓,毗邻龙岩市,东连培丰镇,南接抚市镇,西与堂堡乡接壤,北与高陂镇相连。省道福三线和龙坎铁路及即将建成的龙坎梅铁路贯穿境内,可与鹰厦、京九铁路接轨。全镇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1.07万亩,辖1个居委会和6个村委会。人口2.62万人,其中集镇人口1.66万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铁、铝、粘土等品种,其中煤储量1200…… 详细++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