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呼兰人物

罗明哲

[公元1917年-1982年]

罗明哲为[公元1917年-1982年]

  罗明哲(1917.12-1982.12)
  罗明哲,曾用名罗绮、陈白之。呼兰县许堡乡黄岗村人。2岁丧父,家境衰败,后搬入县城居住。1925年入小学读书,呼兰中学毕业后考入齐齐哈尔日语专修学校,1937年又考入伪吉林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文科国学系学习。
  受家庭影响,罗自幼爱好文学,在齐齐哈尔日语专修学校学习时即开始创作。在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和长春《明明》、《麒麟》、《新满洲》及沈阳的《新青年》等杂志上发诗歌、小说。1937年鲁迅逝世一周年,在《明明》杂志上发表诗歌《哀鲁迅》,颂扬鲁迅先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号召人民向鲁迅学习,做革命的硬骨头。此外,他还在《吉林日报》副刊、哈尔滨《大北新报》文学周刊、日本大阪《大阪每日》(华文)等报纸上发表了大量诗歌和文艺评论。
  1941年春高师毕业后,罗到哈尔滨第一国民高等学校(现哈市第三中学)任国文教员。同年7月,结识了国民党哈尔滨地下组织负责人刘世恒,加入了国民党。在课堂上,罗经常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课余时,积极从事反满抗日活动,编写、发行宣传抗日的小型周报,并联络抗日同仁,开展抗日救国斗争。1942年1月29日,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同年8月6日,被伪哈尔滨高等法院判处15年徒刑。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出狱。
  出狱后,参与建立国民党哈尔滨党务专员办事处(简称"哈党专")。罗在他主办的《专白月刊》上,刊印了他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前五章),他对国共合作,建设新国家抱有幻想。但国民党内的顽固分子,却怀疑他与共产党有关系,对其进行监视,引起罗的不满。当他逐渐认清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反动面目后,公开声明退出"哈党专",脱离了国民党组织。这一果敢行动受到中共的热烈欢迎,在哈尔滨影响很大。
  1946年3月,经中共党员唐景阳、陈振球邀请,罗参加哈市文艺工作者协会筹备工作,1946年5月参加了哈尔滨-工作队。后任中苏友协青年俱乐部副主任、哈一中、哈四中校长和哈尔滨市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候补参议员。1947年2月,任哈尔滨市教育局副局长,经蒋南翔(教育局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因受无辜牵连,被停止了入党候补期,等待组织审查。接着又受到曾加入国民党的历史问题的指控,很快从教育局副局长职务上降下来。先后任哈尔滨四中、五中校长、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教务处长、中文系主任等职。1958年8月,任黑龙江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后被下放到宁安县渤海乡插队。"文革"中,再次被捕入狱,受到"审查",出狱后仍蹲“牛棚”。1973年以后,组织对罗明哲的历史问题做出结论,1980年省教委又按历史遗留问题,批准他为副教授,任黑大中文系主任。同年11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1月,经省委组织部批准,又恢复了以前的党龄。
  虽多年忙于领导工作,但他仍利用闲暇时间,不辍笔耕。在省市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和文艺评论。如:《评话剧<家>的两场戏的表演》、《渤海乡下放纪实诗歌创作》、《必须正确地反映生活》、《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日本战后文学的影响》等。还翻译过苏联阿斯林著《列强侵略东北史》等作品、翻译日本学者增田涉的《鲁迅传》及有关资料。罗编撰的《日本文学讲义》,被一些大专院校采用为教材。
  1982年12月26日,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罗明哲逝世,终年65岁。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相关院校:

黑龙江大学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张伯彦 (1917~1944) 黑龙江哈尔滨呼兰
王一青 (1917~1985)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
路子玉 (1917~1968)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
鲁光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
龚连山 (1917~1965)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
+ 更多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
梁喜 (1933~1982) 黑龙江哈尔滨阿城
许亚 (1915~1982) 江苏省苏州张家港
林权 (1919~1982) 福建省福州市
李殿冰 (1913~1982)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
龚浩 (1887~1982) 湖南省益阳市
张林 (1914~1982)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
+ 更多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