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台江人物

卢超騡

[公元1931年-1982年]

卢超騡为[公元1931年-1982年]

  卢超騡(1931~1982年)
  卢超騡,又名依元,福州市人,生于民国20年(1931年)。9岁考入大根小学二年级就读。翌年,母亲病逝。民国32年,父亲亦病逝,他与哥哥寄养在伯父家中,家庭经济困难。为贴补家用,他与哥哥在课余时间替人装订薄籍。
  民国33年,他小学毕业,考入闽侯师范学校,民国38年毕业,派往长乐县沙壶乡中心小学任教。1949年9月,他由同学介绍,到福州水上区三县洲小学任教。他热心教育,积极工作,白天在小学教小学生,晚上则到夜校教成人,课余又抓时间进行家访,密切家校联系。不久,升为教导主任,又被选为水上区人大代表。
  1953年4月,他调到水一小学任教,1953年8月,调任水二小学教导主任。他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与教师研究教学方法;还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和各班学生作业,促使教师开展教研工作,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他组织教师到区、市各校学习教学业务,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以及青年教师。1955年1月,超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8月,他调任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副校长,更努力地提高教学水平,广泛采纳不同意见,团结教师共同搞好学校各项工作。
  1958年7月,超騡调任中共台江区委宣传部干事。1960年1月升任台江区人民政府文教科科长。为提高教育质量,他提议创办台江区教研组,从各校抽调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教研员。在他领导下,区教研组工作开展得十分出色。在全市第一次抽考中,台江区小学取得较好的成绩。他又在台江区文化馆举办台江区大型的“教改展览会”,内容丰富,创作较多,得到市、区同行的好评。
  1968年11月,超騡调任台江区革委会政工组干事。1970年12月,他担任台江区解放街道革委会副主任。1972年6月,他调任台江区革委会宣传组副组长、文化站站长。1976年1月,他调任台江区革委会文教组副组长、教育组副组长、文教科科长。他重上教育战线的领导岗位后,大力进行各校领导班子调整,重新调配教师,逐步建立学校正常秩序。1978年,他主持创办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把原有教研员作为进修校的骨干力量,同时加强师资配备,添置教学、教研设备,使全区的教研与师资培训更上一层楼。
  同年8月,为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他在台江区又创办4所初级中学,为配备各中学领导班子,调配师资做大量工作;并经常到4所初中巡视、指导、听课,促使4所中学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他为办好台江区中、小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竭尽心愿。1978年度和1979年度,均被评为台江区、福州市先进工作者。
  1979年8月,超騡调任台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1980年6月,当选为台江区副区长,分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工作。
  同年9月,他因患胃癌住院进行切除手术,出院后休息不到3个月,又投入紧张繁忙政务中。
  1982年,他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协助后洲街道创建全市第一条文明街;又在台江区中、小学中开展“我爱学校门前一条街”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他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做斗争,为工作日夜操劳不息。区委要他去疗养,他不去;减轻他工作量,他不肯。直至癌细胞扩散,病榻前仍记挂工作,忍着剧痛与前来探病的同志,谈区少年宫远景规划等。
  1982年10月8日,超騡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时年51岁。中共台江区委、台江区人民政府召开“向卢超騡同志学习”大会,介绍他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区干部群众学习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及廉洁奉公、忘我工作、精益求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追悼会上,有一付挽联:“沥血描四化,难得八十年代焦裕禄;公仆留清香,何须万千财富传后人。”
同年(公元193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