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台江人物

卢懋榘

[公元1909年-1941年]

卢懋榘为[公元1909年-1941年]

  卢懋榘(1909~1941年)
  卢懋榘,又名卢含刚,笔名茅居、新茅、孟新,清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十日生于福州台江帮洲后田的书香门第。少时就读福州培元小学和福州青年会中学。他勤奋好学。中学时,汉文、英语成绩兼优,课外爱读鲁迅的《呐喊》、《傍徨》等文章,浏览许多宣传革命的进步文章,逐步树立革命信念。
  民国18年(1929年),懋榘考入福建协和大学政治经济系,在校各门功课成绩优异。同时,他搜集、珍藏和阅读许多马列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常撰写宣传马列主义文章。他担任学生自治会常务干事、主席兼《协大学生》月刊室主任,经常发表抨击时弊、唤起民众阶级斗争意识的文章。
  民国20年10月,福建协和大学成立“社会科学社”,卢懋榘被推举为研究部部长,开始对社会、政治、经济现状进行系统研究。
  民国22年大学毕业后,懋榘任教于福州私立青年会中学,讲授政治经济和英语等课程。他利用授课机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革命道理。他以学生自治会名义办起图书馆,自费购买进步书籍,让学生阅读,并创办刊物,组织诗社、剧社,反对日本侵略东北三省。
  民国23年,懋榘参加“反帝大同盟”,参与组织领导工作,怒斥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鼓动被压迫民众奋起反抗,成为该团体的中坚分子。民国24年,懋榘等领导福州爱国青年学生响应“一二·九”运动,开展--活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民国25年,懋榘与好友宋云刚及学生陈必猛等创办“青苗社”,出版《青苗》文艺刊物;并利用墙报、课堂、学生会、读书会、歌咏团等阵地,开展新文学活动和革命宣传活动。次年,懋榘和陈学英等主办《平凡》杂志,传播马列主义。同年10月,福州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成立,懋榘被推举为候补理事。民国27年,他主编中共-《战友》,共出23期,16开铅印本,每期发行1000份,由左海书局出版,发行遍及全省,产生过较大影响。同年7月,懋榘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福州工委所属的青年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中共闽江工委组织部长、南屿区委书记等职。他的住处苍霞洲荔枝□下金鱼里2号,成为革命活动场所。
  民国29年初,懋榘受中共组织的派遣,到永安“改进社”工作,任《现代青年》月刊主编,撰写大量的抗日救亡文章。同年8月,懋榘调往崇安闽北抗日游击区任福建省马列主义干部训练班教育长,兼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对闽北抗日游击区进行军事“围剿”,懋榘在掩护同志们突围时被捕。在狱中,忠贞不渝,宁死不屈,身体遭到严重的摧残。民国30年8月,病逝于三元梅列集中营,年仅32岁。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