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吉人物

李延平

[公元1903年-1938年]

李延平为[公元1903年-1938年]

  李延平 1903年生于吉林省延吉县一个贫农家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延平耳闻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于1932年1月,毅然离家来到黑龙江省宁安县,参加了抗日救国军。
  李延平参加抗日救国军后,在历次战斗中,身先士卒,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不久被任命为军部参谋。1932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后,于同年7月被任命为绥宁抗日游击队支队长。1933年冬,李延平根据党的指示,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5年冬学习结束回国后,重返烽火弥漫的东北抗日战场。他到部队任职以前,在离别4年之久的家里只停留了两天。临走的时候,他告诉亲人:“我不在家,家里确有很多困难,将来革命胜利后,我们能和全国人民一样,过着有吃有穿的幸福生活!"谁能料到,这竟成了他和亲人最后诀别的留言。
  1936年初,党中央调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进关。3月间,组织决定李延平接任抗联第四军军长职务。抗联四军在李延平的领导下,部队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而且在素质上也有很大提高,到1937年1月部队已发展到4个师1个团,共2 000余人。
  1938年春,日本侵略者为了实现其"巩固满洲,鲸吞中国"的罪恶目的,接连调动大批兵力,向"三江省"抗联活动的地区发动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在严重的形势下,中共吉东省委和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为了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沟通北满与南满等地抗联及抗日军队的联系,制订了所属各部的西征计划。同时命令四军和五军一起从宝清、勃利一带出发向刁翎集中,开始西征。李延平担任西征联合部队主要负责人,队伍在艰苦的条件下边战斗边前进,于7月初到达苇河县。7月12日,四、五军主力部队在李延平的指挥下,由亚布力后堵攻打了娄山镇。这次战斗缴获机枪两挺,步枪百余支,弹药万余发,以及大量的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
  娄山战役之后,敌人从四面八方调集了大批日伪军,对西征部队围追、堵截。部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8月中旬胜利地达到五常县境内。
  同年10月,当李延平率领四军部队在本县东南沙河子镇磨石顶子活动时,遭到敌人的重重包围。在激烈战斗中,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战斗,后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本县人民为了纪念李延平将军,在他的牺牲地沙河子镇福泰村西山脚下建立了纪念碑。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