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圣
[清][公元1863年-1904年]
李希圣为[清][公元1863年-1904年]
李希圣(1863~1904),字亦元,号小峰,化名小嵊信,今水洞底镇天堂人。17岁,肄业娄底连璧书院,毕览二十四史。秉父意习科举业,常感叹“举业之祸世,数百年矣!异时得志,必首议废制艺、罢科举,以除学界之蠹。”由是博览百家,旁及天文。为文别具手眼,雄视一时,人皆称“李才子”。侯官张亨嘉督学湖南,奇其文,拔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次年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居京师时,常留心时事,深究中外利弊,翼有所变通。“戊戌变法”时李认为“变法当以理财为主”,遂作《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响应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死难,李感叹:“当变不变,祸且益亟,终致大乱。”《辛丑条约》签订,列强瓜分中国,李又作《庚子国变记》,按年、月、日顺序,记叙义和团运动兴起、清政府政策的演变、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和慈禧太后西逃及回銮等史实,揭露了清廷的内幕斗争,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光绪廿七年后,重议变法、废科举、改学制。李草成《律例损益论》,言郡国利弊,古今治法,颇为时人所传诵。光绪廿八年十一月,李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兼编译书局总纂。居校2年,一切章程,均出其手。三十年四月,李呕血而终,时年41岁。逝世时,数百名学生痛哭失声。
李希圣好读书,初潜心于研究经史考据,后为宗明理学所吸引。欲融合程、朱,贯通陆、王诸家学说。著有《雁影斋集》、《经史文新编》。其所为诗文,多精妙之处,有才子之目。钱基博所著《现代中国文学史》载:诗有学李商隐者,当推湘乡李希圣,吴县曹之忠2人为著”。
同年(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郑士良 (1863~1901)
三洲田起义领导人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史廷辅 (1863~1942)
黑龙江哈尔滨五常
李于锴 (1863~1923)
甘肃省武威
夏曾佑 (1863~1924)
浙江省杭州
胡惟德 (1863~1933)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
+ 更多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4年)去世的名人:
陈光颖 (1830~1904)
浙江省杭州萧山
张度 (1830~1904)
浙江省湖州长兴
陈虬 (1851~1904)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
王彦威 (1842~1904)
浙江省台州黄岩
王金宝 (1881~1904)
浙江省丽水青田
文廷式 (1856~1904)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 更多公元1904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4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4年)去世的名人:
热门排序
- 1 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人物介绍
- 2 现代三圣人物介绍
- 3 历史事件《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 4 饮中八仙人物介绍
- 5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
- 6 南宋四元帅人物介绍
- 7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人物介绍
- 8 汉朝皇帝人物介绍
- 9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人物介绍
- 10 建安七子人物介绍
- 11 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人物介绍
- 12 中国历史上加九锡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