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人物

刘重民

刘重民为

  刘重民,原名刘盛宝,江苏省江都市双沟镇大刘庄人。1903年随父母定居南京。他曾就读于南京益智小学、求实中学。1922年秋,刘重民考入金陵大学。
  刘重民经常阅读进步书籍,接近进步青年,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3年10月,经南京第一中学黄伦秋介绍,刘重民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曾和林丰年发动几十名学生,组织了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团——五社,出版了《五光旬刊》杂志5期。
  1923年底,刘重民在恽代英、杨贤江的鼓励支持下,在南京一枝园积极参与筹办钟山中学,1924年2月下旬正式开学。刘重民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和副校长,他聘请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团组织负责人彭振纲、四川早期团员张霁帆和一些进步青年为该校教员,使学校成为掩护党团员活动的场所。刘重民通过各种形式,在校内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先生的新-,推崇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校刊《钟声》上,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口号。他还积极发展团员、国民党员,建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钟山中学区分部,自任该区分部常务委员。
  1924年11月2日,南京团地方执行委员会改选,张霁帆任秘书长,刘重民被选为宣传委员。后由于右翼分子告密,钟山中学被省教育厅勒令停办。刘重民调往上海,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干事,在恽代英直接领导下工作。约在这时,刘重民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先生北上之后,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会议运动。从1924年12月至次年2月,刘重民以国民党江苏省宣传员身份,赴无锡、苏州、镇江、南京、扬州、宜兴、丹阳等地,指导各地建立国民会议促成会组织。每到一地,他通过国民党的组织召开座谈会、各界代表会议、群众大会进行演讲,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入国民会议运动。1925年,刘重民出任共青团上海地委委员。同年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刘重民作为苏州代表出席了会议,并被分配在大会秘书处文书股工作。会议期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刘重民耳闻目睹,十分钦佩孙中山先生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决心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上海地委根据党中央指示,建立了上海反帝运动的公开指挥机关——上海工商 合会。刘重民代表上海学生联合会参加工商 合会,在总务部工作。他立场坚定,工作热忱,不辞劳苦,日夜奔忙,成为工商 合会的重要骨干。
  6月7日,上海工商 合会提出与帝国主义交涉的17个条件。这是上海人民反帝斗争的纲领,反映了上海广大人民的意愿。但是,上海总商会在英、日、美等帝国主义的威胁和利诱之下,竟擅自修改、删去“永远撤退驻沪之英日海陆军”、“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及-之自由”等重要条件,而交涉员竟置工商 合会提出的17条于不顾,公然将总商会提出的13条提交领事厅。15日,在工商 合会召开的第十次委员会上,刘重民发言说:“……本会所负责任重大,必须努力进行,丝毫不允许让步,应不负全国市民之意。”会议决定派代表至交涉署质问,当即推举李立三、刘重民等5人为代表前去交涉署向交涉员提出质问。16日晚,刘重民又与王汉良等4位代表赴旅馆访晤蔡廷干、曾宗鉴两特派员,郑重申述了工商 合会的立场,要求尊重工商 合会的意见,以17条为交涉的依据。
  此前,面对凶残成性的敌人,刘重民等认识到武装自卫的重要性。6月13日,工商 合会委员会开会,刘重民任主席,并在会上通过武装自卫案,决定另组武装自卫委员会拟定其详细办法。当场推定刘重民、李立三、雷云朴、王汉良四人为委员。会后,刘重民积极进行筹备工作。于6月20日向工商 合会第十三次常委会提出武装自卫的具体办法。上海学生联合会在刘重民等人领导下,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并积极筹组学生军。
  7月31日,英国海军陆战队公然-南京和记洋行工人。惨案发生后,上海工商 合会立即派刘重民赴宁调查-,慰问受伤工人。调查结束后,刘重民返回上海向工商 合会汇报南京惨案情况:“根据当初双方互定之上工条件所载第十一条,厂主应发1个月工钱,此系工人方面甚正当之要求,但厂方存心辞退工人,故意只发半个月,因此争持,复发惨案。故肇祸之责,应完全由英人负之……任何说法,英国海军陆战队万无上岸之理。盖和记洋行地位在商埠之外(并非在公议商埠之下关)。在中国内地设置工厂已为条约所不许,中国领土更何时容他国军队通行。”刘重民的报告,使上海人民了解了南京惨案的-,更加激起了上海人民对英国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各团体、各阶层人民纷纷表示做南京人民的后盾,坚决支持和记工人洋行的斗争。
  这期间,刘重民认真研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他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报刊杂志,撰写了《中国政治状况》《中国经济状况》两篇文章,发表在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100期上。文章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残酷剥削、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指出:“要救中国,要救我们自己,只有革命,只有打倒帝国主义。”
  8月23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刘重民当选为执行委员,担任省党部调查部长兼工人部长。同年10月,刘重民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事委员会书记。
  年末,国民党中央发出通知,停止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职权。12月,国民党中央委托恽代英、张廷灏、刘重民等任上海特别市党部筹备委员。刘重民等在恽代英的领导下,于翌年元月,正式成立了上海市党部。
  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刘重民作为江苏代表出席了会议。1月9日上午,他在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上海政治状况及党务》的报告。大会结束后,刘重民回上海工作。同年秋,被调往广州,在国民革命军某团任-表。1927年3月下旬,又被调回上海,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工人部长兼秘书长。
  随着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常委、中央党团书记侯绍裘及刘重民等率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的机关工作人员4月2日从上海迁到南京,在中正街安徽公学与南京市党部合署办公。当时,由于侯绍裘及省党部执委张曙时、高尔柏等忙于筹建江苏省政府工作,省党部的具体工作,主要落在刘重民肩上,他工作十分繁忙,每天总是从黎明忙到子夜,有时甚至彻夜不眠。
  南京人民在中共南京地委和国民党省、市党部的领导下,在国民革命军江右军的有力支持下,纷纷建立了各种革命组织,强烈 英美军舰炮击南京,狠狠打击各种反动势力,引起了地主、资产阶级和国民党 的极大恐惧。反动派秘密策划,磨刀霍霍,准备向南京人民开刀。
  4月9日上午,蒋介石抵达南京。下午2时,刘重民、刘少猷在公共体育场主持召开“欢迎汪精卫主席复职大会”。就在这时,蒋介石唆使特务头子陈葆元、国民党 市党部达剑峰指挥百余名流氓捣毁了省、市两党部和市总工会,并绑架了30多名省、市党部的工作人员。
  大会闻报,群情激奋。在刘重民等的主持下,一致决议:立刻到蒋介石的总司令部-,要求他封闭劳工总会,保护省、市党部和市总工会。群众队伍抵达总司令部后,等了很久,蒋介石才出来。他回避实质问题,反诬南京人民“滋事”。群众对此深感愤怒。鉴于当时天色已晚,刘重民、刘少猷指挥大家先暂时离去,第二天再行斗争。
  10日上午9时,南京市各界群众约5万余人再次在公共体育场-,国民党省党部代表侯绍裘及市党部、市总工会代表相继发言,接着刘重民宣读赴总司令部-的7项条件,然后举行--。抵达总司令部后,各团体派刘重民、文化震、李昌汾、梁永等6人为代表去见蒋,要求他答应7项条件。刘重民等人进去后,好久不出来。又先后派第二、三批代表进去,均不见答复。待派第4批代表时,蒋介石不准进见。人们再也抑制不住满腔愤怒,喊声震天:“不达目的,誓死不离开总司令部。”蒋介石迫于群众压力,不得不将代表放出。正在这时,市-早已准备好的数百名打手,打着劳工总会的旗帜,手持凶器,冲进群众队伍,当场打死-群众王大刚等数十人,伤者难以计数。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队伍只好撤退。当晚,刘重民与侯绍裘一起,到大纱帽巷10号参加中共南京市委召开的紧急扩大会议,研究应变措施以及反蒋宣传问题。由于事机不密,会场为敌人发觉,-侦缉队将会场包围,刘重民等10名同志被捕。
  刘重民等在狱中英勇不屈,坚持斗争。其后,南京市-长温建刚奉蒋介石密令,指挥侦缉队员将刘重民等10人杀害,把遗体装入麻袋,用汽车运至通济门外九龙桥,抛入秦淮河中。
  同名人物:

刘重民 (1891~1946) 陕西省安康汉阴县 [近现代]

  同年(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
麻植 (1905~1927) 浙江省丽水青田
汪寿华 (1901~1927) 浙江省绍兴诸暨
杨眉山 (1885~1927) 浙江省绍兴诸暨
何赤华 (1898~1927) 浙江省绍兴诸暨
漆昌元 (1904~1927)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荣耀先 (1895~1927)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
+ 更多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