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兴宁人物

李敦化

[公元1893年-1985年]

李敦化为[公元1893年-1985年]

  李敦化(1893~1985)
  李敦化,又名李意吾,广东兴宁人。父亲李曰京,曾任广东省议会议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2月,李考入两广高等工业学校预科。民国元年(1912)7月,因学业优异,被选送日本官费留学。在日本,他先后就读于东京东亚预备学校、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和京都第三高等学校,接着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攻读应用化学,于民国9年7月毕业。同年9月,他到日本大坂化学工厂学习、考察。
  翌年秋,从日本学成回国,在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广州市民大学任教。民国13年(1924),孙中山创办广东大学与黄埔军校。李敦化被聘为广东大学筹备处委员,并任理科教授,讲授应用化学课程;同时,兼任黄埔军校教官,讲授 兵器,后又兼该校军器研究处研究员。
  民国17年(1928),李参与创办中国最早的硫酸厂——梧州硫酸厂,任该厂厂长兼总工程师。该厂的生产设备,由德国制造,但因技术关键问题未解决,一直未能顺利投产。李接手研究,终于解决了德国专家未能解决的难题,用国产硫铁矿首次生产出硫酸。李为此撰写了《梧州硫酸厂办理经过报告书》,为中国早期硫酸工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化学工业的珍贵史料。
  民国22年(1933)8月,他回到中山大学任教,并与萧冠英等人一起创办了中山大学工学院。先后完成《硫酸制造法》、《硝酸制造法》、《碱工业》等多部著作,翻译了日本松井元太郎等著的《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第二册等专著。他的这些专业著作和译著,成了高等院校的教科书,或被列进化学工业丛书。
  抗日战争期间,他随中山大学转移到云南江和广东坪石等地。民国31年(1942)7月,他在坪石任广东省营化工材料厂总工程师。在困难条件下,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生产出当时急需的硫酸、盐酸等化工产品。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在中山大学任教,并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胜利勋章”和“久任教授奖金”。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1951年开始从事无机工业的催化研究。先后完成了《钨冶金法研究》、《关于接触硫酸工业用钒触媒的一些探讨》、《关于废钒触媒复活利用问题的一些探讨》、《关于非钒触媒在接触硫酸工业上的应用问题》、《钼代钒制造硫酸工业用触媒》等论文,撰写了专著《硫酸工艺学》。《关于废钒触媒复活利用问题的一些探讨》一文,曾被收入美国《化学文摘》,同时日本《硫酸》杂志转载了该文摘内容。1951年,商务印书馆再版了李敦化的专著《硫酸制造法》和译著《最新化学工业大全》第二册。从1950年到1951年,他被选为广州市第一、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李被任命为华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随后,任华南工学院教授。195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翻译苏联K·M·马林等著的《硫酸工业》一书。曾连续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广东省人大代表。
  从1963年开始,李连续任第三、第四届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1964年9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因在硫酸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被誉为中国近代硫酸工业的开拓人。1985年1月27日因病逝世。
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刘光福 (1893~1983)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
吴耀宗 (1893~197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黄叔培 (1893~1979) 广东省揭阳市
梁墨缘 (1893~197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叶季壮 (1893~1967)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
+ 更多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胡根天 (1892~1985)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
黄光锐 (1898~1985)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
汤泽光 (1899~1985)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苏怡 (1900~1985)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
黄幻吾 (1906~1985)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尹自重 (1904~1985) 广东音乐“四大天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更多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