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四川省> 南充市> 营山人物

李登贵

[公元1953年-1976年]

李登贵为[公元1953年-1976年]

  李登贵,1953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双河乡。他从小接受党的教育,上小学时,以刘文学、黄继光、雷锋等英雄人物为榜样,不怕吃苦,助人为乐。班上同学晏栋梁不慎扭伤了脚,李登贵不辞辛苦,天天背晏栋梁上学。稍大些,李登贵便参加了队里的学习雷锋小组,积极参加了拥军优属活动,帮助军属排忧解难。军属大娘熊淑碧的儿子不在家,家中缺乏劳力,生产队分的粮食、柴火,都是李登贵给大娘送到家里。大娘吃水有困难,他挤时间给大娘挑水。大娘经常夸李登贵是村里的好小伙。他曾3次泅水抢救过4名落水儿童。在抢救社员李崇碧落水的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时,正遇汛期,水急浪大,他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进河里,奋力将两个孩子救上岸,自己却精疲力竭,险些被急浪卷走。1970年,村里选他当了民兵副排长,他积极组织民兵夜间巡逻,与-集体山林、粮食的违法分子作斗争,多次受到区、公社表扬。
  1971年1月,李登贵从家乡应征入伍来到北京,跨入首都警卫战士的行列。他下决心努力学习,锤炼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一位合格的警卫战士。每当天色蒙蒙亮时,他便来到练兵场,刻苦练习队列动作、练投弹、练射击,练擒拿格斗。按规定,投弹要求用右手投,可他是个“左撇子”,用右手投弹仅能投20多米。为使投弹成绩能够迅速提高,他一有空隙时间,就跑到训练场练习右手投弹,臂膀甩酸了,也不肯歇歇。为增强投弹臂力,他还坚持爬绳、擎杆,经过一段时间苦练,他很快跨入投弹训练尖子行列。练习步枪射击,开始仅达到及格水平。他知难而进,争分夺秒,找窍门练习射击,向老战士请教,自己不断摸索。为增强臂力、增强稳定性,他在枪上吊个砖头,端着步枪练立姿瞄准,一站就好几分钟,臂酸疼了、眼瞄花了,他也不愿停下来。就这样一次次地加班加点的练,在全连射击考核中,他得了优秀成绩。不仅如此,他的擒拿、队列成绩都名列前茅。在训练场上,他示范动作做得准,又善于帮助战友,被大家公认为是训练场上的“小教员”。
  在军事演习中,李登贵更是发扬人民解放军吃大苦耐大劳的战斗精神。在千里野营征途中,夜行军、翻长城、爬悬岩峭壁,他不知疲劳,冲在最前。双脚打起血泡,他还跑前跑后,关心战友、帮个头小的战友扛枪扛包。当拉练结束部队回军营后,大家忙着换衣服,整理内务,他却忙着提水瓶打开水,给同志们喝。同室战友发现,李登贵的腿裆被磨得皮破肉烂、渗出的血已结成痂。可他以苦为乐,没吭一声。
  李登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像张思德、雷锋那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重活、难活、脏活争着干。班里打扫厕所,做床铺下的清洁,他次次走在前头。营房附近公园搞绿化建设,他利用星期天时间,参加义务劳动,挑水、植树、砌花台、铺路,忙个不停。管理人员亲切问他是那个单位的,他从不说。烈日炎炎的夏天,站岗的同志头顶似火骄阳,脚踏滚烫马路,汗水直流,口渴难忍。他就利用午休时间,背上一串串水壶,挨个哨位去送水。战友们十分感动,都夸李登贵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班长赵延兴没及时给家里取得联系,自己回家探亲刚走,母亲就从青海老家来了。李登贵知道后,便主动向班里提出,由他来照顾大娘。他给大娘打扫屋子,铺床理被,打水送饭,还带着大娘上街,游天安门。大娘离开部队时,他为大娘买干粮并送上返乡的火车。
  李登贵热爱本职工作,不图名不为利,爱憎分明,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各方面进步很快。在执行警卫任务中,他细心研究执勤0现的问题,与战友共同总结出9条执勤经验、16种执勤处理措施,被大家誉为“警卫勤务小专家”。
  1976年4月29日上午,骄阳当空。三里屯使馆街车少人稀,李登贵和战友祁国兴守卫在苏联大使馆门前岗哨上。他们懂得在这里执行警卫任务,保卫使馆安全,肩负的责任重似千斤。他们紧握手中钢枪,以百倍的警惕注视着四周发生的一切动向。突然,李登贵发现一个穿着灰色上衣的男子,身背黄绿色旅行包,径直朝苏联大使馆走过来。祁国兴也发现了这个目标。这时,一位坐三轮车路过这里的大娘,呼叫道:“那男子的旅行包冒烟了!”只见那名男子快步向苏联大使馆里冲,距警戒线仅七八米了。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李登贵、祁国兴不顾安危,奋勇冲上前围堵那名男子并与之搏斗。将那名男子挡在距大使馆警戒线5米外。搏斗中,男子旅行包里的0物0了,李登贵壮烈牺牲。苏联大使馆安全无恙,一场重大的国家与国家间涉外事件避免了。
  1977年3月,北京卫戍区政治部批准李登贵为革命烈士、追认他为共产党员,并授予他“英勇无畏的警卫战士”的光荣称号。
  同年(公元1953年)出生的名人:

刘建荣 (1953~1979)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苏宁 (1953~1991) 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江苏省南京栖霞区
王世洲 (1953~1994) 云南省临沧镇康县
尧茂书 (1953~1985)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
杨保民 (1953~1990)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
+ 更多公元195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
刘正昌 (1923~1976)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
章一萍 (1923~1976) 浙江省绍兴新昌
王东喜 (1948~1976)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
陈剑垣 (1896~1976)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
蔡梧材 (1895~1976)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林淦生 (1896~1976)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 更多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