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人物

雷玉先

[公元1953年-1989年]

雷玉先为[公元1953年-1989年]

  雷玉先,上杭才溪乡溪北村人,1953年生于贫农家庭。8岁上小学,因家庭经济困难,1967年小学毕业后在家参加农业生产。
  1974年冬,玉先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期间,表现很好,执行任务坚决,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79年10月服完兵役后退伍。劳动部门原安排他去县国营林场工作,但他看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是中央苏区模范区的家乡,有部分人民生活还较为贫困,便毅然放弃去县林场工作的机会回到溪北村,决心同乡亲们一起将家乡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玉先退伍回村不久,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始贯彻,农村实行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历来以建筑业闻名的才溪乡,农忙过后,有几千名青壮年人外出承包各种建筑工程,每人每月收入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因此无人愿当每月仅有30多元补贴的村干部。他不顾个人得失,先后担任村治保会主任、护林员、民兵营长等职务,1986年10月起,担任中共溪北村支部书记。他遵纪守法,处处以身作则。1982年,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刚3个月,他便动员妻子去放节育环。1987年,县里规定已生两胎的育龄妇女要做绝育手术,妻子想不通,他又耐心说服妻子,带头第一个去做结扎手术,为全村妇女树立榜样。在他的模范作用下,几年来全村30多个党员无一人计划外生育。
  玉先退伍回村10年间,全心全意领导村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溪北村山多田少,有山地9438亩,耕地只有1064亩。他逐塅逐片调查研究,摸清底子,然后和干部村民一起制订增产粮食和发展林业的措施。为发展粮食生产,他抓紧实施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科学种田、及时防治病虫害和推广水稻杂优良种等措施。他当支部书记后,村里每年投入1.2万元修建沟渠、圳、坝;常年举办科技培训班,大力推广科学种田新知识、新技术,使全村水稻连年增产,1989年比1985年平均亩产增加200公斤,全村96%的农户摆脱了贫困。他带领村民在几年间建成3600亩松脂林基地,营造了60多亩速生丰产林,将2400亩分散宜林山地,分给村民作自留山,发动大家种下368亩果树,每户平均达到1.2亩。全村林茂粮丰,村民逐步富裕起来。对于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农户、玉先总是全力帮助其渡过难关。1987年3月春耕期间,当他了解到70多岁的雷美春老人既缺劳力又无耕牛时,就向人借来耕牛替老人把田犁耙好。雷来春一家6口,老的老,少的少,生活很艰难,他卖了自己的400公斤稻谷和一头正在长膘的毛猪,凑齐450元借给来春买耕牛。来春买了耕牛后,每年替别的农户犁耙耕地,收入工钱上千元,逐步还清了债务,过上了温饱生活。
  玉先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自当村党支部书记后,每逢新学期开学,他都将村小学老师请到家中吃饭,询问学校教学情况,帮助解决各种困难。教师反映吃菜困难,他建议村民委员会将校门口的0.5亩农田划给学校做菜地;学校新盖教学楼缺少天花板,他把家里准备做谷仓的杉木板送给学校使用。1987年春,民办教师卓甘照家中缺粮,他和妻子双双挑起自家的稻谷送到卓老师家里。雷桂先因无钱交学杂费,没有报名入学,他知道后又卖掉谷子,将款替雷桂先交学杂费。在玉先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下,溪北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率达到100%,升学率达到86%以上,连年被评为县、乡的先进小学。
  1989年11月下旬,雷玉先去龙岩参加军队地方两用人才表彰大会回来,看见村小学新建成的两层8间教学楼前的危房尚未拆除,25日即带领父亲、妻子、村主任、村文书等前去拆除。26日下午5时半,他见危房土墙颤动,转身一个箭步,推开正在捡石头的林有娣和正在拆墙的村文书雷浩炘,紧接着“轰”地一声巨响,土墙倾倒下来。林有娣、雷浩炘脱离了险境,雷玉先被沉重的土墙压倒在地,光荣献身,年仅36岁。1990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同年(公元195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