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人物

蓝荣玉

[公元1914年-1980年]

蓝荣玉为[公元1914年-1980年]

  蓝荣玉,民国3年(1914年)生于上杭庐丰畲族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时,15岁的荣玉即参加革命,任乡少年先锋队副队长。2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22年转为中共党员。不久参加工农红军,担任福建军区独立二团政治处特派员。其时闽西苏维埃地区在王明“左”倾路线领导下,发生了“肃清社会民主党”错案。三连二排排长郑大根被诬告为“社党”,并以“企图逃跑”的罪名被关押起来。荣玉知道后亲自深入连队调查,取得确凿证据,否定了原来的材料和口供,使郑的错案得以纠正。
  民国23年冬,红军主力长征后,荣玉留在岩下山、双髻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次年夏,任杭代县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当时国民党调集8个正规师,纠集地主武装——民团、铲共团、壮丁队等在闽西疯狂“围剿”红军游击队,在处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提出采取革命的两手策略:用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的办法对付敌人。这一正确主张,不料却被当成“右倾表现”,蓝被撤职。25年1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双髻山召开,张鼎丞主席认为蓝荣玉的意见是可取的,会后便将荣玉留在谭震林副主席领导的双髻山游击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谭为了摆脱双髻山腹背受敌的困境,决定利用昔年曾在红四队四纵队与傅柏翠同事的情谊,争取傅部中立。便派蓝荣玉与陈茂辉一起换上便装,带着谭的亲笔信,深入蛟洋,历尽艰险,把信送到傅柏翠手中。此后,傅柏翠逐渐转变态度。当国民党军队进攻双髻山红军游击队根据地时,傅还给红军游击队让开退路。杭代县游击区从此不断巩固和发展。
  民国27年3月,荣玉随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到达苏皖前线,先后担任二支队政治部锄奸科科长、江南指挥部军法处副处长、一师政治部锄保部副部长、部长、十六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为发展抗日力量、纯洁革命队伍,呕心沥血、努力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华中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任组织部长,为选拔培养军队干部作了大量工作。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军政治部主任,随军南下,解放福建。不久,转到地方工作。历任福建省民政厅长、省政法委员会副主任、省委常委、省高级法院院长、副省长、省监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重要职务,为省历届人大代表。
  福建解放后,蓝荣玉为建立人民政权,加强无产阶级-,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做了许多工作。在负责福建省党的监察工作期间,为维护党纪、加强党的组织纪律性、端正党的作风、纯洁党的队伍,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58年春夏,担任副省长、省委常委的蓝荣玉到长汀蹲点,半年后到龙岩专区兼任专员公署专员。时正搞“-”,浮夸风盛行,到处忙于“大炼钢铁”,田里成熟的稻子无人收割,粮食大减产,农村缺粮,蓝荣玉与地委书记李敏唐发现此问题后立即研究,并向省里经管钢铁生产及财粮贸的领导反映,请示省委加以解决。后因病离职,1960年春到杭州疗养兼治慢性青光眼,至1962年春才回福州。当听说龙岩地区因农业减产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时,深感内疚。
  1969年4月,赴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80年8月7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福州,享年67岁。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