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林水芸

[公元1918年-1938年]

林水芸为[公元1918年-1938年]

  林水芸,民国7年(1918)生于安溪县龙门乡龙山村埔顶。父林何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水芸有两个姐姐,都因家贫,小时就给人抚养。7岁丧父,母子相依为命。一天,村中土豪林育会到家催收钱粮,母子把姐家送给的一瓶陈年老酒敬奉,而林育会不但不领情,反而催迫更凶。年小水芸,看在眼里,恨在心头。母亲望子成龙,勤劳俭省,送水芸入学。
  23年,水芸就读龙门高小,他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名列前茅。新任校长林师柴与教师陈琼瑶、王安居等,以夜校为阵地,宣传革命,秘密组织农会,进行抗租等活动,选水芸任教夜校。翌年春林师柴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至秋,中央军二十六旅五十一团和省保安九团等重兵“剿共”。林师柴等被杀害,党组织指示水芸隐蔽下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水芸与在龙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青年林火枝、林降祥等取得联系,继续从事地下活动。水芸是“党的同情组织”5人核心小组成员之一,负责农会工作。他秘密串联原农会会员,恢复龙门一带的农会组织。并在龙门、坑内、目场、横山、柏叶、炙坑、溪内、五里等地发展近500名农会积极分子,增强农会组织。同时恢复办夜校。未几,党派李毅然到龙门复建党支部,并建立武工队,水芸任队长。在龙美村目场开办造 厂,生产土 ,翻制旧 ,增添武器装备。
  28年春,龙门党支部贯彻“白皮红心”的白区工作方针,派水芸等到龙门镇公所供职。33年初,经党组织同意,水芸参加保长竞选,任龙山保保长。以保长身份从事地下秘密活动,直至抗战胜利。
  35年初,中共龙门区工委成立,水芸任宣传委员。他发动群众,抵抗“三征”。36年10月,中共闽南地委派宣传部长罗林到龙门龙美村山格召开安、南、同边区干部会议并成立中共安、南、同县工委。林金狮为书记,水芸为委员兼武王队长。12月10日,水芸派武工队员林清坚、林含蕊(镇长林长青的护兵),在桂瑶镇压地霸林玉麟,保护龙门一带党组织和同志的安全。
  37年12月26日,水芸带领20名武工队员直奔南安县沙溪村,击毙曾杀死两名地下党员的地霸陈石坚。38年初,水芸带领30多名武工队员上山打猎,遇见南安福廷保长卓荣达带领的“防共巡逻队”。双方为谁先打死山羊发生争执,水芸乘机缴夺对方 8枝,土 10枝, 数百发。这就是震动南安县的“山羊事件”。38年4月26日,他与林文芳等率领安、南、同游击队及抗征队300多人,在南安福廷发动-,解放翔云乡。乘胜回师,次日解放龙门镇,生俘镇队副谢春炼和镇兵20多人。5月2日,安、南、同边区游击队,以县为单位编为3个中队,水芸任安溪中队队长。在围攻官桥镇公所和 所时,水芸率队沿公路冲上官郁学校制高点,进行包抄,激战4天,解放官桥。紧接着,游击队在击退自卫队对官桥的增援后,即分兵两路:一解放安溪县城,一由水芸带队往南安英都、仑仓,截击泉州、南安增援安溪之敌。水芸闻安溪县城解放,转攻英都,5月15日解放英都。
  38年5月22日英都第二次解放,水芸突发高烧,不肯就地休息,坚持随部队跋山涉水,到龙山,不幸被捕。8月14日被押赴龙门刑场时,群众见状皆掩泣。他姐姐抱水芸痛哭,他劝说:“为信念而死,死得光荣,请姐常回娘家关照0,替我尽点孝心,于愿足了!”而英勇就义。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