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人物

林谋盛

[公元1909年-1944年]

林谋盛为[公元1909年-1944年]

  林谋盛,南安美林后埔村人,林路第十一子,朋辈或以“林十一”称呼,清宣统元年(1909)出生。幼年就读于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16岁南渡新加坡,入莱佛士学院学习,毕业后到香港大学攻读商科。两年后父亲病逝,谋盛返星继承父业,接手经营砖瓦厂、饼干厂等企业,勤勉自重,精心管理,不到10年,事业宏发,声誉大振。先后任过新加坡建筑公会会长、中华总商会董事、福建会馆执委兼教育科主任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谋盛以抗日救国为己任,联络当地爱国人士,-,筹集赈款,支援祖国抗日。当时他与庄惠泉等人发动丁加奴州龙运铁矿-,得到数千华侨工人的支持,迫使铁矿关闭停产,给日军造成重大损失。1941年,日军南侵,星马震动,谋盛出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委兼劳工服务团主任,组织数万名劳工支援当地政府抗日作战,当地居民誉为最坚强的抗日战士。
  日军占领新加坡后,谋盛奉命疏散,回到重庆,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咨议及福建省临时参议员。当时,适有两千多名中国海员滞留加尔各答,谋盛被派往印度参加组织“中国留印度海员临时工作队”,任组训委员兼总务组长。随后,中英两国政府商定,由中国选派优秀青年百人,参加“一三六部队”,到星马开展敌后抗日活动。谋盛担任马来西亚区华人区长,最初的职责是驻印联络。1943年5月首批“一三六”部队在吡叻天定州昔加里山登陆成功,谋盛深入马来西亚地区,与“一三六”部队并肩战斗。
  1944年,游击队不断扩大,经费发生困难,谋盛奉命到新加坡筹集资金,化名陈春林首先抵达怡保,住在当地一个联络站,不幸于5月27日被日军逮捕,拘禁在华都牙惹监狱。日本昭南特别宪兵部把逮捕林谋盛等人自诩为摧毁重庆最大的国际 网,对谋盛严刑拷打,逼他招供,谋盛坚贞不屈,于6月29日被日寇杀害。终年36岁。
  民国34年,国民政府追赠谋盛为陆军少将,并将其英雄史迹存入国史馆。1946年,英国政府以军礼将谋盛遗骸安葬于麦利基蓄水池,并题碑“陆军少将林谋盛烈士之墓”。1954年又在新加坡政府大厦前伊丽莎白公园内建立林谋盛烈士纪念碑。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