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人物

林路

林路为

  林路,义名林云龙,字志义,南安美林后埔村人,生年不详。清光绪年间南渡新加坡,最初从事建筑业兼制砖瓦,后成为著名建筑家,还开设“永盛兴”、“华林行”等商店,经营树胶土产,亦有成就。
  1901年,英殖民者在新加坡筹建维多利亚纪念堂,林路以最低的标价承建,因而遭受到同行的嫉忌和 ,拒绝借给建筑工具。林路不为所屈,采用祖国搭棚古法,奠基后,逐层而建,按期建成高达200多英呎的纪念堂,轰动新加坡,该堂迄今仍矗立于新加坡政府大厦右侧。
  1908年,在担任新加坡南安籍早期同乡团体、凤山寺董事部大总理时,倡修凤山寺,并回家乡请了能工巧匠,运去建筑材料。建筑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为古建筑艺术杰作的寺院。历时五年,于1913年建成,次年又假凤山寺创办南明学校,培育华侨子女。
  光绪末年,林路在故里后埔为亲属建造一座传统民宅大厝,中间为正屋、叠楼,两旁为祖厝、书房,共有房屋99间。主体建筑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竣工,全部工程至民国初才完成,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水泥、红砖、釉瓦,不用杉木,既坚固又美观,开南邑建筑风格之先,故民谣云:“有林路富,无林路厝。”
  林路为人急公好义,对失业的侨胞热情资助,为劳动界所赞颂。民国18年(1929)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