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人物

林锦山

[公元1933年-1986年]

林锦山为[公元1933年-1986年]

  林锦山,民国22年(1933)3月出生,惠安县螺阳乡锦东村人。1957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在安溪县医院任外科医师,兼职放射科。1958年夏开展切除阑尾、剖腹产和一般中小型(包括外科)手术。因手术器械“开路钩”买不到,他煞费苦心,自行仿制一个竹器“开路钩”应用。1958年初首创胃穿孔修补手术。1960年初进行胃次全切除,皆获得成功,为安溪医疗作出贡献。尔后,逐步能够处理腹部、创伤、矫形和部分胸部等手术。有不少疑难危重患者,应诊而着手成春。
  县城南街林某6岁时,左膝盖肿痛跛脚。应诊者皆以“牛仔头风”医治。虽说肿消痛减,但过些时又发生,反复多次,历三年多未愈,就医市医院。住院两次,每次治疗一个多月,仍未根治。12岁时,锦山应诊,抽出脓,切开膝盖,削净腐骨,遂康复。县城尾寮陈某32岁,腹部发生微痛,渐次加剧,饭吃不下,甚至吃下又吐出,就医多人,均无见效。病了一年,瘦骨嶙峋,气息奄奄,急就医市医院,住院一周,诊断后,疑是癌症。患者抱病绝望回家。锦山应诊,动了手术,病在肠结核,切除后,患者生命得以延续。县城小东街林某,50岁,腹胀痛,就医县医院,疑为癌肿,要患者转院治疗。其家属正作准备,锦山应诊后说:“宜抓紧手术,若转院路遥耽误,病将加剧难医。”留下病者,由黄捷香医师主持手术,发现肠粘连——肠梗阻,合并尿潴留。治疗后,遂康复。
  锦山常说:“救死扶伤,急病人之急,解除病人痛苦,就是最大安慰。”还说:“要尽心力,给患者治病,如救不活,死于病,则问心无憾,而死者目瞑,其家属亦无怨尤。”凡是经过锦山动手术治愈者及其家属都赞说他对待病人认真负责,手术后,经常下病房看望,关心慰问。
  1970年,锦山被下放虎邱乡卫生院任外科医师。县城一带的患者不辞路遥,前往就医。1975年调回县医院任外科医师。1977年12月升任副院长。1979年参加省卫生厅举办为期3个月的院长学习班结业回院,即参照卫生部有关医院工作指示,针对医院存在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各种规章制度。由院长和科室负责人组织总值班,轮流值日检查工作并处理下班后紧急之事,如及时解决急病者的就医,博得好评。由于他待人坦诚直爽,肝胆相照;凡事以身作则,看到不正之风,敢说敢抓;对职工反映问题,耐心倾听,认真落实予以彻底解决。整顿改革后,医院出现了新风貌。
  1980年7月,锦山在晋升外科主治医师考核中撰写“破伤风临床治疗方案”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外科治疗综述”等论文,博得医学界好评。12月,他被选为安溪县第三届政协副主席。第四届连任。翌年10月,被选为安溪县科协主席。在县政协和科协的活动中,深受各界人士赞许。
  1981年7月21日,锦山发现胃癌,施行手术,疗养数月后,坚持工作。为继续整顿、改革,先在职工大会上作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的专题报告,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和雷锋等的服务精神。继而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家属”和“作为一个白衣战士该怎样?”等专题讨论,启发并激励大家设身处地多为病人及其家属着想,排忧解难。对职工进行政治与医德教育后,医院服务态度与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变与提高。1984年医院总结工作成绩:抢救危重病人1527人次,成功率95.48%;下乡抢救危急重病者30多人。地区评比,报省卫生厅授予安溪县医院为“文明医院”称号。
  锦山积劳,旧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986年8月23日在故乡辞世。安溪县各界人士闻讣深感哀悼。24日县直各机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一百多人前往惠安参加追悼会。
同年(公元193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