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人物

林鼎鼎

[中国肉松第一人]

林鼎鼎为[中国肉松第一人]

  林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福州盐运使刘步溪的厨师,福州“鼎日有”肉松创始人。
  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十几岁就只身到福州谋生,林鼎鼎先是在光禄坊一家菜馆学艺,后又到光禄坊刘步溪刘府当家厨
  刘步溪是清光绪辛卯科举人。林鼎鼎感激刘府对自己的器重,决心努力工作,让刘府一家人吃得可口满意。
  肉松相传是他补错救急而发明的。有一次刘府请客,由林鼎鼎掌勺。当鼎鼎在煮一道方块猪肉时,不留神煮过了头,好好的猪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端不上桌。林鼎鼎着急得不得了,心想这可怎么办,主人这时正催着上菜呢。林鼎鼎没有办法,就试着将错就错,将煮得又烂又糊的猪肉剔除油、筋、膜等之后又重新下到锅里,加上酱油等调料,焙成条状的肉绒,林鼎鼎做好这道菜之后自己先尝了一下,觉得味道还算可以,就硬着头皮端了出去,心里七上八下,生怕主人怪罪。没想到大家尝过这道新奇的肉绒之后大加赞赏,觉得不仅味道可口,而且看上去样子别致,以前都不曾见过,就问林鼎鼎这道菜的名称叫什么,林鼎鼎见盘中的猪肉一团团像绒一样,就随口答道:“这是我试做的肉绒。”
  从此以后,林鼎鼎继续尝试着制作肉绒,不断改进配料和加工方法,不久后制成“油酥肉绒”,一下子风靡福州城里的三坊七巷。“肉绒”就是肉松,百多年来,肉松成为福州又一道色、香、味十分独特的风味美食,老少皆宜,还曾经作为福建的贡品送进皇宫。光绪十六年(1890年),林鼎鼎正式在光禄坊开了一家店铺,专门制作肉松,刘步溪为店铺题匾“鼎日有肉绒栈在此”。“鼎日有”三字,既取林鼎鼎的名字,又寓意鼎内日日皆有肉松。从此,福州肉松有了第一个名牌——“鼎日有”。
  林鼎鼎白手起家,生产肉松,生意越做越红火,四十岁时娶妻邱氏,生有其昌、金宝、其盛、其镕四子。1919年,六十六岁的林鼎鼎病故,其妻邱氏接管家业。长子其昌在光禄坊早题巷口开设“长房鼎日有益记肉松店”,以“古鼎”为注册商标,次子金宝在南门兜附近开设“宝记鼎日有肉松店”,三子其盛在光禄坊口开设“慎记鼎日有肉松店”,四子其镕在光禄坊尾开设“德记鼎日有肉松店”。其中长房鼎日有益记肉松店生意做得最好。
  益记肉松曾经参加1919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被评为金奖,闻名海内外,海军名将萨镇冰为之题联:“酥制肉松福建第一,宝鼎老牌名震全球”。近几年林鼎鼎的嫡孙女林玉英又开设“鼎鼎肉松厂”,亲自坐坊监制,创出“鼎鼎牌”肉松。“鼎日有”、“鼎鼎牌”肉松不仅为福州人所喜爱,而且畅销国内及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特别为福州籍华侨所喜爱,牵动海外赤子丝丝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