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新会人物

林宝权

[公元1903年-1985年]

林宝权为[公元1903年-1985年]

  林宝权(1903~1985)
  林宝权,女,广东新会人。周岁时父亲病逝,幼年的林宝权体弱多病,在家读了5年私塾。民国6年(1917)考入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预科,从此立志从事教育事业。民国8年被北京女高师录为备取生,进入女高师国文系教育组。
  民国10年(1921)6月,法国政府用庚子赔款在里昂设中法大学,在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招生,林宝权通过考试被录取,即转读于巴黎国立女中,主修法语。后进入巴黎大学专攻教育。她刻苦攻读,于民国14年修完全部学科,成绩优异。接着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博士论文《中国的女子教育》(《L’InstruetionF’eminine-Cn’Chine》),民国11年4月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留法期间,林宝权结识在巴黎国立美专学画的邱代明,建立恋爱关系。获得博士学位后,林宝权随即回国,在上海与邱代明结婚。
  民国16年(1927),林宝权受聘于上海暨南大学,讲授教育学、心理学课程。
  民国21年(1932)4月,应广东省教育厅厅长谢瀛洲之邀,林宝权出任广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长。到任后,她首先修葺校舍,改善环境卫生,增加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对原有课程作了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接着,聘请一批有学问、有志于祖国教育事业的归国留学生和高师毕业生到省立女子第一中学任教,加强了省立女子第一中学的师资力量。经过林宝权的努力,学校面貌大有改观。但是,省女中位于仰忠街天马巷,校址狭窄,且无从发展。林宝权遂多方活动,请求政府择址建筑新校舍。民国22年广东省政府在市郊登峰路拨地作省女中新校址,并拨款28万元作建筑校舍经费。新校有教室数十间、学生宿舍、办公室、体育馆,还有能容纳千余人的大礼堂。省女中的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学生成绩优良,且德智体全面发展,参加省、市数学、作文等比赛均获冠军;参加演讲、话剧、歌咏等比赛也名列前茅;篮球队、排球队也有出色表现。在林宝权辛勤管理下,广东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成为广州一所比较有名的学校。
  民国27年(1938)日机轰炸广州,林宝权携家迁川东,后移居重庆。翌年日机狂轰滥炸,邱代明不幸罹难。民国29年林宝权被聘为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民国32年(1943)4月,广东省政府委任林宝权为省立执信女子中学校长。她在乐昌县城河南水建校,以一间庙宇作办公室兼教职工宿舍,以木板作墙、树皮作屋顶,盖起6间课室。全校学生初为30余人,后增加到200多人,从初一到高三共6个年级。民国33年底,日军逼近乐昌,林宝权率师生向仁化县方向负重攀山逃难。翌年2月,途经一座高山,她安排大部分师生隐蔽于山上,自己带领老弱病残到马安江村的一座小庙,未及歇息,日军已闯入村子。她临危不惧,巧妙地将大家隐蔽,逃过了劫难,最后终于安全抵达仁化县。日本投降后,林宝权带领全部师生回到广州,重新与子女团聚的家长,将标有“救命恩人”四字的锦旗赠送她。林宝权迅速转入复校工作,维修校舍,拓班招生,学校很快走上正规。林宝权担任校长期间,执信女中校风勤朴,学生全部寄宿,一律穿白衫黑裙、剪短发、不化妆,学习成绩在全市中学中名列前茅。
  民国38年(1949)9月,林宝权离开执信女中。同年10月,任香港珠海大学教授。1953年3月应马来亚华侨之请,任吉隆坡坤成女校校长,前后共8年,将坤成女校建成为拥有90余个班、400多名学生的吉隆坡女子最高学府。1960年赴美国旧金山定居,应当地侨领之请任中华学校校长,至1970年退休。1985年5月在旧金山病逝。
相关院校:

暨南大学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钟天心 (1903~1987)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郭刁萍 (1903~1983) 广东省广州市
罗雄才 (1903~1993)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薛尚实 (1903~1977)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陈依九 (1903~1997) 福建地术拳的一代宗师 福建省福州市
+ 更多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胡汉辉 (1922~198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卢伟如 (1919~1985)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
张活游 (1910~1985)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尹自重 (1904~1985) 广东音乐“四大天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黄幻吾 (1906~1985)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
苏怡 (1900~1985)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
+ 更多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