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人物

李鲁

[明]

李鲁为[明]

  李鲁,字得之,号弘庵,胜运里(今稔田乡官田村)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生。天启四年(1624年),乡试中举,但不愿出外为官。
  明隆武元年(1645年),南京被清兵攻占。唐王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改元隆武。李鲁便聚集有志兴明人士,在福员山结“贞社”,规划勤王复国之事。阁部曾樱在杭城任漳南道职,深知其才干,便写信相邀。李即往福州,上 书献六策。隆武帝大为欣喜,召其面谈,授予工部主事职务。是年十二月,隆武帝驻跸建水,三关危急,禁旅稀少。李鲁又急切上奏,建议确定兵营编制,整顿军纪,加强警卫。隆武帝以为讲得有理,但终不能实行。
  隆武二年六月,鲁王弃浙江,从海上逃走。李鲁又上奏说:如今温州、邵武、建阳等处均有空隙,即使重兵扼守,也无济于事,况且驻兵撤回,安海四境已没有关隘要地,人心涣散,忠义之士灰心,离闽当如避焚穿网,请另选正直而有才能的人来共济大事。刚巧汀州府报告农民起义军张恩选围攻杭、永,鲁又建议说:“急守莫如汀城,急练莫如汀兵。此地为五岭咽喉,务必使之呼吸相应。陛下果真前往,我当执戈前驱,愿捐躯为卫。”隆武帝大加赞许:“你慎重思谋,必能担负大任。”即改授李鲁为兵部主事。鲁即日夜兼程,向汀州进发,至八月初二日方赶到汀州。
  一到汀州,汀州府就接到“张恩选围杭城甚急”的报告。李鲁密对汀帅周之蕃说:大驾早晚即到汀城,公当整顿军旅护送皇上过岭。如杭城不守,风声传来,人心浮动。皇上又将到此,必须切实考虑发生意外的事变。我当亲往上杭先解杭城之围,然后护驾往杭城。鲁随即返杭,单骑亲至农民起义军营地,劝起义军反清复明,护驾立功。打通这一关节后,鲁即入城议事,宣布屯练项目,编伍就绪,星夜赴汀。隆武帝于八月二十七日抵达汀城。只两日,清兵接踵而来。八月二十九日,隆武帝为清兵所俘。
  李鲁在赴汀途中闻变,痛哭回杭。九月四日,清军贝勒遣吏入城,先诱以高官,后用利害恐吓,李鲁大义凛然道:我生平学经书,只知不惜生命来实现自己的志愿,不必用其他言语来玷污我的耳朵!立即奔赴道署,此时巡道傅天佑还在睡大觉,他大声斥责说:“今日是主辱臣死之日,哪里是臣子睡大觉的时节!”便生气地离去。鲁原与上杭知县杨惟中约定当晚一同逃到福员山。待其至县署,杨已归顺于清,便长叹说:我最初认为大明历代皇帝恩育二百年,犬马尚且识主,何况是人呢!我决不可在城里死去或投降。于是携带诏书、印信返回福员山,途中气绝而死,时为隆武二年九月五日,终年56岁。清康熙中,诸子搜集其所著《烬余集》刊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