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李金水

[公元1899年-1974年]

李金水为[公元1899年-1974年]

  李金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生。幼失母,10岁失学。随其父传别东渡台湾淡水,设摊卖茶叶,并得其继母谢氏教读四年,粗通文墨。后到台北金瓜石洗金沙,维持生计。年17,又随其父转赴印尼经营茶叶生意。不久,金水独立经营,事业逐渐发展。即与其父创办“胜德栈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嗣又召其弟家鹤到印尼,主持峇泽(花裙)厂。
  正当金水年富力强之时,其父传别把全部财产移交给金水,他即全盘掌管分设在各埠的“胜德”、“胜泰”、“胜源”、“胜发”等各大商行,命其弟家鹤办理进出业务。
  金水发迹之后,深谙事理,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对慈善事业,乐于赞助;乡亲戚友有失业或病困的,均予周济;捐助公益事业,创办华文学校,更不遗余力。因此,在侨亲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先后被推选担任椰城安溪同乡会主席,印尼椰城学校财政、中华会馆以及吧中、华中等学校董事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水和当地侨领一起,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发动募捐支援祖国抗战。民国30年(1941)底日本南侵,占领印尼后,对参加过抗日救国团体的华侨,进行逮捕。金水因侨亲的保护,得以幸免。
  抗日战争胜利后,侨汇恢复,金水即捐款家乡修筑公路、桥梁。更使他牵挂的是家乡教育落后,小学毕业的孩子,要到百里外的县城上中学,很不方便。本想在家乡创设中学,但由于地方不靖,素愿未酬。解放后,社会稳定。金水计划在其父创办小学的基础上,再创办中学一所,以利家乡学子就近入学。他的想法得到父亲李传别的支持。1957年,金水回乡探亲,他的办学设想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乡亲的赞许。即以其父的名义,捐资20万元创办“崇文中学”,并负责全部办学经费。此外,还捐资在龙涓乡下洋建桥梁一座。并会同侨亲集资创办“龙涓华侨医院”。
  1974年,金水病逝于雅加达。其子宝树继承其祖父和父亲遗志,并发扬光大。1985年,宝树会同乡亲、校友扩建“崇文中学”。从而使崇文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教学体系。祖孙三代,兴学育才,堪称楷模。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乐育英才”匾额、金质奖章、证书。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