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李混子

[公元1924年-1946年]

李混子为[公元1924年-1946年]

  李混子,1924年4月25日生于河北省新乐县北李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随后,日军侵华的魔爪由北向南,直指华北五省。在占领了平、津后,迅速沿平汉、津浦铁路大举南侵。不久,地处平汉铁路沿线的新乐县城,被日军占领。李混子耳闻目睹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的烧杀抢掠,不由痛心疾首,矢志雪耻报国。刚刚13岁的李混子,便积极参加了抗日活动,15岁担任了北李家庄抗日先锋队的指导员。他带领抗先队队员们上识字班,出操跑步,站岗放哨。他们还开动脑筋利用土枪截过便衣特务,打过汉奸,使北李家庄的抗日救亡活动搞得非常活跃,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鼓励。1938年底,李混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又经过同敌人实际斗争的锻炼,李混子很快成长起来。1940年春,李混子作为骨干被选送到县里举办的0训练班学习。回村后,根据支部的意见,他受命研究换子弹底火,造“二槽”子弹。李混子接受任务后,把用过的弹壳收集起来,经过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用自己配制的0,终于制造成功了“二槽”子弹。改造的这种子弹,不仅满足了本村民兵的需要,还支援了邻村的民兵。1943年7月,李混子再次到县里接受0训练。在这次学习中,他虚心向教员和战友们求教,很快学会了制造、埋设地雷的技术。回村后,不久,他便根据党支部的指示成立了北李家庄民兵0小组,担任小组长。
  造地雷,没有足量的0不行。正当大家为缺少0发愁时,一个民兵拣来一个没有0的炮弹,李混子看了高兴地说:“这没有0的炮弹,里边的0是现成的,只要想办法把0弄出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拆炮弹取0,这可是个既危险而又必须细心的活儿。李混子担心拆不好会发生事故,对大家说:“拆这种没有0的炮弹危险性很大,我在县里受过训,还是我拆吧。”说完,他让大家在外面等着,自己抱起炮弹到了另一间小屋子里。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忽听“轰”的一声,随后,一股白烟从屋里冒了出来。顿时,人们惊呆了。正当人们涌到门口时,只见李混子正笑呵呵地端着0往外走呢。
  后来,北李家庄民兵在李混子的带领下,运用这种办法,到处寻找没有0的炮弹,制成了许多土地雷,并多次阻击日伪军,炸得敌人胆颤心惊。
  新乐县地处冀中平原,北靠平津、西邻太行,距平汉、石太、石德铁路交汇处的石家庄仅20里之遥,且平汉铁路由此通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向中国腹地进犯,铁路运输是其转运兵力、运送战备物资的主要渠道。因此,破坏日军的交通运输线,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是冀中抗日军民的一项重要任务。
  1943年秋,在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指挥下,纠集四万多名日、伪军,气势汹汹地向北岳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根据上级指示,李混子组织民兵0组,执行切断敌人交通运输线的任务。
  用地雷炸火车,这可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经验,就大胆实践。一天,李混子他们用没有0的炮弹倒出来的0制成三颗土地雷,趁着夜色,他带领组员悄悄摸到铁路上。把地雷靠在了铁轨上,然后扯起地雷的拉绳,隐蔽在路沟里。不一会儿,一列火车轰轰开来,李混子指挥一名组员猛地一拉,地雷炸响了,腾起一股白烟,但火车只震动了一下,又开跑了。
  第一次炸火车没有成功,李混子很着急,一连几顿饭都没吃进去,后经认真研究,终于分析出失败的原因:一是地雷药量不足,二是地雷浮搁在铁轨上发挥不出威力。
  后来,他们在总结第一次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从县里弄来两箱黄色0,分别装成了四个特大地雷,待机行动。冬季的一个晚上,李混子和0组的同志们趁着夜深雾浓,抬着两颗大地雷,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铁路线上,他们首先细心地把两颗大地雷埋在枕木中间,并用炉灰和石子覆盖伪装好,然后,隐蔽在铁道旁边的一个土堆后边,耐心地等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就在天快亮时,只见一道刺眼的白光划破夜空,接着,火车的“轰隆”声也由远及近。李混子紧握拉绳,两眼盯着飞驰的列车,就在火车轧上地雷的一刹那,他猛地一拉,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那列火车被炸得七零八落,押车的几个日军也上了西天。
  李混子0组用这种方法多次炸毁敌人火车,致使日军在这一带的交通一度陷于瘫痪。为此,日军大为惊恐,他们除了对铁路沿线增加兵力加强巡逻外,还用石灰水浇在路基石子上,每天派巡逻队来回检查,发现疑点立即排除。这无疑给李混子他们埋设地雷增加了困难。有两次埋雷,敌人都顺着绳子摸上来,差点出了危险。李混子眼瞅着日军的铁路运输又恢复了正常,心头像被巨石压着一样沉重。为了找到对付敌人的新办法,他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过反复研究,他和0组的同志们又制造了一种新雷——硫酸雷。这种雷是用一个小瓶装上硫酸,装在地雷里边,只要地雷一歪,硫酸倒出,马上引起化学反应,地雷就能0。李混子为检验这种新雷的威力和迷惑敌人,一天晚上,带领组员先在铁路上埋了几个拉火雷,又埋了一个硫酸雷,故意留有埋雷痕迹。天亮时,一伙巡逻的日军发现这颗硫酸雷,扒出来后,提心吊胆地抱回据点。岗楼上八九个日伪军都围着它左看右看。不慎,一个敌兵碰倒了地雷,雷一歪动,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把半个屋顶掀翻了,九个围观的敌兵也同归于尽了。几乎同时,一列火车正好轧上李混子他们事先埋好的拉火雷。火车在铁轨上跳了两个,就七扭八歪地倒到路基下边去了。
  1944年冬天,我军展开了局部-,敌人盘踞的许多据点相继被我攻克。敌人为了垂死挣扎,只得把主要兵力集中到铁路沿线,因此对铁路的防范越来越严。敌人在铁路两旁挖了二丈多宽、一丈五尺深的护路沟。沿沟还修了许多炮楼,设专人看守。晚上还强征民夫护路。敌人满以为采用这种戒备森严的防御手段,就可“万无一失”。但敌人没有想到李混子也采取了新的对策。李混子他们将计就计,带领0组的同志们扮成“民夫”,假护路真下雷。这样,不仅可以准确地掌握敌情,还可以自由自在地把地雷埋在要害处,搞得敌人更是坐卧不宁。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李混子考虑到拉火雷目标太大,人员容易暴露,为了提高效率,避免人员伤亡,他决心造一种具有自动装置的地雷。后来,他和同志们从老鼠夹子那一触即发的原理中受到了启发,经反复研究,终于制成了一种能自动引爆的新地雷。这种雷是用一根细细的铁丝拴在道轨上,另一头系在有弹性装置的导火线上,只要火车一轧,切断铁丝,导火线另一端就会利用弹性引起地雷0。0组的同志们把这种雷叫“自触火地雷”。一天夜里,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李混子他们根据情报悄悄地来到铁路上埋好了这种新地雷。天亮后,一支日军巡逻队来回转了半天也没发现疑迹。就在他们刚刚离去,一列火车开过来了。只听“轰隆隆、咣铛铛”巨响,这列满载军用物资的火车被炸翻了。
  就这样,李混子和他带领的0组,在抗日战争中,日夜奋战在平汉铁路大沙河沿线一带。他们虽只有几个人,但其声势和威力却如一支强大的部队,为冀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据当时《冀中导报》一则消息中所写,李混子0组“仅仅在大-后至12月份,即毁敌伪车头七辆,车皮30多节,毙伤日伪军150多名。”在1945年8月晋察冀军区举办的0展览会上,展出了他们制造的各种地雷。军区授予李混子“民兵0英雄”的光荣称号,奖给他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敌人遇见骨碎,火车遇见翻身”;同时通令嘉奖李混子0组,奖给0组部分弹药费。
  日军投降后,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国民党军队大批进驻华北。驻扎在平汉线寨西店的国民党反动军队,不断进犯解放区。为配合主力部队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李混子0组又挑起了截断铁路交通、骚扰敌人的重担。接着,平汉路多次被炸断,火车连续被炸翻。狡猾的敌人便很快改变了行车方式,他们把火车头夹在车厢中间,顶前拉后。这样,即便碰上地雷,也只是炸坏几节空车皮,对火车头和后边的车厢毫无影响。
  在一段时间里,李混子他们几次炸车,都只炸毁几节车厢,炸不着车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混子躲在铁路边庄稼地里接连观察了两昼夜。问题找到了。原来都是车头前面顶七八节车厢,最前面两节是空的。回村后,在一辆拉着满是0器材的火车轧塌了地道的启发下,混子想,要是想办法造一种在较大压力下才能起爆的地雷,躲过空车皮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李混子高兴地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大家。同志们都开了窍,纷纷献计献策。他们奋战了两天两夜,终于造出了一种新式地雷——“轧发雷”。埋设这种雷,无论车头在列车的任何位置,只要火车头轧上,就会立即0。
  就这样,李混子和他的0组,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来无踪去无影,神出鬼没地活跃在铁路线上,把敌人炸得晕头转向,闻风丧胆。敌人一听到“李混子”、“地雷”就失魂落魄。气急败坏地敌人贴出了布告,上面写着:“李混子要悬崖勒马,停止与国军为敌,……否则,缉至枭首,诛灭亲族。”另一处贴着“有捉住李混子到案者,赏洋三百万元。”
  对此,李混子没有退缩,而是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敌人。一天夜里,他带领几个民兵深入三里铺敌人据点,在敌人张贴的布告旁边掏了个洞,安上一颗地雷,外面贴了张大红纸,上写七个大字:“李混子就在此处。”第二天一早,国民军连长带领十几名士兵出来巡逻,看见这张大红标语,气急败坏地伸手去撕。只听得“轰”地一声敌连长的脑袋被炸到半空去了,其余的十几名士兵也都丧了命。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地驻军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畅通无阻,妄图扫平北李家庄,彻底消灭李混子0组。新乐县的逃亡地主李洛玄带领“还乡团”协同国民党第五十三军七师二十一团1500人,对北李家庄进行“围剿”。出发前,敌团长带着几分醉意说:“当年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我黄某不才,纵不能温酒擒李混子,三个小时也足够用了。”
  就在这个家伙大吹牛皮的时候,北李家庄在党支部统一领导下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从早晨6点一直到晚上9点,李混子带领他的0组和全村群众在村里村外大摆地雷阵,巧布地雷1000多个,同时还修筑了两个街口碉堡和一个中心岗楼。一切准备就绪,“恭候”敌团长“光临”。
  第二天上午10点,敌团长带领他的大队人马兵分三路向北李家庄扑来。埋伏在村南的民兵,待正面冲来的一路敌兵进入伏击圈后,立即连打两个排子枪,当场撂倒了五六个敌人。敌连长又指挥队伍抢占左边的坟地,却又踏响了“子母雷”。正面进攻失败。这时,敌团长不服气,亲自前来督战。民兵们避实就虚,迅速撤回村里,进入高房、地道、暗堡。前进中敌人又踏响了十几颗地雷,命丧黄泉。村东那股子敌人也陷入了地雷阵中。
  村西的敌人被民兵的冷枪打倒了好几个,仍不死心,硬着头皮往前冲。当敌人冲过第一道地雷-线时,民兵们没理他们,来到第二道-线时,武委会主任李振山在?望孔里,不慌不忙拉了弦,五六个敌人应声倒下。剩下的敌人连滚带爬往回跑,又在第一道-线报销了几个。
  这次战斗,从上午10点一直打到黄昏,炸死打死敌人30多人。敌人“围剿”北李家庄的阴谋破产了。
  这次战斗的胜利消息很快传遍了周围各村,人们欢欣鼓舞,并为北李家庄编了首歌:
  北李家庄真排场,
  枣儿树上挂“铃铛”,
  庄里村外种上了“铁西瓜”,
  咱给敌人备下了好“干粮”,
  城里敌人来赴宴,
  吃饱喝足棺材里装。
  战斗结束后,冀中区党委及时总结北李家庄的对敌斗争经验,号召全区开展“李混子0运动”,广阔的冀中平原变成雷山雷海,炸得敌人心惊胆战,寸步难行。然而,正当冀中各地0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1946年12月8日晚,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北李家庄民兵接到县武委会的通知:“新乐城里的敌人有出动的迹象,望多加戒备。”李混子同往常一样带领大家在各处埋好了地雷,然后对大家说:“大家出入可要小心,房上布满了雷,摸不清情况的不要随便上房。”此时,风越刮越大,李混子提枪上房,检查布雷情况。不料,被风吹起的棉袍挂响了他身边的一颗地雷,李混子应声倒下,腹部被地雷碎片炸伤。经多方抢救终因伤势过重,于1946年12月10日不幸牺牲,年仅22岁。
  江河呜咽,草木含悲,人们为失去一位战斗英雄而悲痛万分。中共冀中区委对李混子给予高度评价,称他是“冀中人民的伟大儿子,民兵0英雄,优秀的共产党。他为人民而死,比泰山还重。”
  李混子虽然牺牲了,但他所领导的群众性0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全冀中又涌现出了成千上万个李混子式的0能手和0组,他们日夜奋战在平汉路、津浦路、北宁路漫长的战线上。整个冀中平原如同布下天罗地网,到处巨雷轰鸣,炸得敌人寸步难行,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对敌作战,保卫了冀中解放区,为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军区决定在石家庄建立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李混子烈士的遗骨已迁到该园,与数百位著名烈士一起安葬在苍松翠柏之中,永远为人民所敬仰。
  (段芬果)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