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人物

黄平万

黄平万为

   黄平万(1893~?)原名王用时,曾用名王凌汉、良翰、履祥、世麟。四川西充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两年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经周恩来、王若飞介绍,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2月旅欧少共在巴黎郊外召开临时代表大会,改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选举产生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黄被选为候补执行委员。不久赴莫斯科,入东方大学学习。
  1925年4月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往河南,创建与发展中共与共青团组织,先后任共青团郑州支部书记、中共郑州支部书记、中共郑州地方执委会书记。同年6月,中共豫陕区执委会成立,任副书记。11月,奉区执委会指示前往陕西,发展党团组织,指导工农运动。
  1926年初,黄领导建立了中共西安地方执委会并任书记。4月,军阀刘镇华率十万镇嵩军围攻西安。以黄为书记的中共西安地方执委会,领导各基层党团组织和党团员,广泛发动青年学生和市民群众,千方百计筹集粮食和军需民用物资,支持陕军杨虎城、李虎臣、卫定一等部,坚持了长达八个月的反围城斗争。
  11月28日西安城解围后,陕西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大好革命形势。驻三原的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迁来西安;陕西旅外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也纷纷回陕。急剧高涨的革命潮流,使“党的力量不能与之相适应”。加之豫陕区执委会已于8月撤销,西安的党团组织一时处于没有直接上级领导的状况。为了使党的领导适应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在与中共中央未取得联系的情况下,黄与吴化之、魏野畴、雷晋笙等,于12月组建了临时性的中共和共青团陕西地方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党团联席会议,黄任书记(仍兼任中共西安地方执委会书记),吴化之任副书记。
  陕西党团联席会议领导党团员,配合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医治刘镇华围困西安造成的战争创伤,救济灾民,稳定社会秩序;同时,派共产党员担任驻陕总司令部主要工作部门的高级领导职务,调派党团骨干力量组成宣传队,分赴农村、工厂、学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建立党团组织、农民协会;还创办刊物,开设书店,宣传马克思主义。1927年初,中国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正式成立,黄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部长。1月28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北方区执委会的建议,决定成立中共陕甘区执委会,任命耿炳光为区执委会书记。3月,召开陕甘区第一次-表大会,黄向大会作了关于陕西党的工作的报告。4月,黄赴武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中共中央常委会决定撤销陕甘区执委会成立陕西省委;同月任命了省委领导成员,黄为宣传负责人。7月初黄由汉口返回西安时,陕西的形势已经逆转。中共陕甘区执委会无法召集党的代表会议听取“五大”精神的传达。黄遂向耿炳光、魏野畴、李子洲传达了中央常委会的决定。7月上旬,中央指定的省委领导人和原陕甘区执委会领导人召开紧急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陕西省委。
  8月,黄奉调离开陕西,到江苏任中共无锡县委书记。1928年2月回四川,先后在西充中学、成都大学任教。1939年到兰州经商。兰州解放后,被分配到兰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53年后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