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邵武人物

黄大文

[公元1917年-1984年]

黄大文为[公元1917年-1984年]

  黄大文(1917~1984),乳名大卫,字子学,邵武南关人。民国33年(1944)毕业于福建省立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随即在福建省农事试验总场植物病虫害课任技士兼农药室组长。民国35年10月,受聘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昆虫学系任助教。他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于民国36年秋考取北京大学理学院动物研究部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任助教,1951年被提为讲师。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黄大文服从组织分配,到新疆八一农学院农学系工作。历任该系昆虫学教研究主任、农学系副主任、主任,1978年获教授职称。
  黄大文扎根边疆30余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发展兄弟民族的教育事业和边疆的开发建设工作献出毕生精力。他先后担任过农业昆虫学、普通昆虫学、昆虫分类学、虫害防治原理、植物检疫、棉花害虫及防治、农业昆虫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工作。在教学活动中,认真负责,理论联系实际,对新疆农业害虫的发生规律的防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亲自编写出的专业讲义已成稿的有《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棉花害虫及其防治》等。1953年,由于教学成绩优良,在八一农学院荣立三等功一次,以后又连年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1960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学院召开的群英会。1965年起,他担负培养研究生任务。
  黄大文在科研方面也有很大成就。他精通英语,并能阅读德文、俄文专业书刊,学识渊博。特别对棉蛉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积累了大量资料,为新疆开展生物防治、发展棉花生产作出重要贡献。他写出科研论文和调查报告26篇,其中《塔里木上游棉铃虫发生规律研究》作为国际交换资料刊登在《中国科学文摘(英文版)》,他的学术成就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和群众的推崇。1973年他当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黄大文晚年患喉癌,仍抢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1984年2月病逝,终年67岁,骨灰安放于乌鲁木齐烈士陵园。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