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人物

胡文虎

[公元1882年-1954年]

胡文虎为[公元1882年-1954年]

胡文虎
  胡文虎(1882~1954年),永定下洋中川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出生于缅甸仰光。10岁回中川读书,4年后返回仰光,在其父胡子钦开设的永安堂药行里一边学习经商,一边钻研医药典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父亲去世,文虎和胞弟文豹共同继承父业。为了谋求药业的革新与发展,文虎赴泰国、日本等地考察学习,回仰光后,采择祖国传统医学及印度、缅甸古方,先后创制了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清快水和止痛散等成药。畅销各地。1923年,他到新加坡设立虎标永安堂总行和制药厂。此后业务蒸蒸日上,不到10年,曼谷、香港、上海、汕头、福州等十余城市先后建立永安堂分行。1932年,“虎药有限公司”成立,他自任董事长,文豹为常务董事,兄弟成为华侨中的巨富。
  胡文虎先生爱国观念强烈,对公益事业也非常热心,自企业发展后,即致力于救国济民、振兴文教,先后捐出巨资兴办学校、医院、体育馆、公路、垦荒和赈济灾民等;还向侨居地及华侨社会捐资兴办公益事业,耗资共计3000多万银元。仅1935年他即宣布要在全国各地兴建1000所小学(其中福建100所),捐献大洋350万银元。到1938年已建成300余所,后因日本侵略影响,建校计划未能完成。因此,国民政府颁给他“益在民生”、“仁心义举”等匾额和金质奖章;英皇也特赐他大英帝国文官勋爵(O.B.E)。他被世人称为“大慈善家”。
  胡文虎先生对祖国抗日作出了巨大贡献。“九一八”事变发生,他首捐2万银元和大量药品,支援抗日将士;还捐1万银元支持宋庆龄、何香凝领导的香港红十字会组织的战地军民救护工作。1932年寄给十九路军3万银元和大量药品,支援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赞扬说:“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立即在他所办的星系报上著文称:“国家兴亡,人各有责,际此全面抗战之时,正吾人报国之日,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毁家纾难,亦份所宜。”国民政府发行救国公债,他率先认购国币300万元,并通过他所领导的南洋客属总会及各地分会,大力动员侨胞踊跃认购,经1年多的努力,仅新加坡、槟城等12个地区就购买公债1300万元,还捐献款项达2000万元。以后,他又相继捐助大批药品、财物支援抗战。文虎的救国义举,备受各界的赞扬和崇敬,国民政府财政部、军政部分别颁给奖章和奖状。1941年2月,他到重庆出席国民参政会,受到各人民团体的热烈欢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等特地到他下榻处嘉陵新村拜会,亲切晤谈。《新华日报》还发表专文表扬他20年来慷慨输将千余万元救国之义举,新中国成立后,他三次致函中南军政委员会,表示拥护人民政府。1950年通知广州永安堂认购中国人民胜利折实公债2亿元(旧人民币);1951年又特派胡梦州回国购买公债3亿元(旧人民币)。
  胡文虎先生是“报业巨子”,从1929年在新加坡创办《星洲日报》起,先后在国内外办了星华、星光、星暹、星槟、星岛、星闽、星洲等星系日报、晚报和香港、新加坡英文《虎报》以及新加坡《汇总报》等13家中英文报纸,不少进步新闻界、文化界人土如金仲华、郁达夫、张向强等曾参与,对促进抗日救亡、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宝贵贡献。文虎重民族气节,曾在香港的“虎豹别墅”塑立林则徐巨像;在新加坡筑游泳池挂牌“只准华人入内游泳”。40年代初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后,文虎被扣留、审讯和软禁,但他不屈不挠,还指控日军暴行。后来在他的药业受到威胁,星系报馆被封,港澳同胞严重缺粮,陷于饥饿绝境时,他被逼与香港日方来往,并于1943年6月赴日面见日本首相东条英机,要求解决港澳民食、恢复华侨组织等问题,他在港始终拒绝担任“维持会”会长职务。
  胡文虎先生在华侨社会和国内都享有崇高声望,历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福建省建设委员、香港客属崇正总会会长、南洋客属总会会长、永定侨育中学董事长等职务,是国人共仰的爱国侨领。
  1954年9月5日,在美国檀香山病逝,终年72岁。
同年(公元188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