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重庆>

胡景伊

[公元1878年-1950年]

胡景伊为[公元1878年-1950年]

  胡景伊 (1878-1950)字文澜,出生在一个重庆巴县一个从事制盐业的家庭。1901年(光绪27年),他获官费派赴日本学习军事。他先入学成城学校,后来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歩兵科第三期。与他同期的校友有蔡锷、蒋百里等。留学期间,他参加了蓝天蔚组织的拒俄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
  1904年(光绪30年)归国后,他被四川总督锡良任命为四川陆军武备学堂管堂委员兼教习,训练中下级军官。当时尹昌衡已经被保送出国,实际上并没有听过他一天课,但按照传统规矩,二人仍有师生之名。除此之外,胡景伊在人际关系学上也足称尹昌衡的老师。他正是张鸣岐所称道的“不傲、不狂、不嗜饮”的典型,为人非常有城府,与尹昌衡的狂放不羁大相径庭。在世道没有大乱之前,胡景伊这样的人不能不受到上级的青睐,1907年(光绪33年),锡良调任云贵总督,到昆明赴任,胡景伊随同前往。此后胡景伊任督练处参议官、云南陆军小学、云南陆军讲武堂总办等职。1909年(宣统元年),赴任广西巡抚的沈炳堃招聘他,他遂到广西省任新军协统(当时,广西省的新军只有1协存在)。在东京时,胡景伊曾加入过同盟会的前身兴中会。可等革命党人去广西找他,准备建立地下据点时,他却突然变了脸,只撂出一句:“你们赶快给我滚,要是不走,我把你们交出去!”
  1911年(宣统3年)秋,广西的革命派响应武昌起义,胡景伊被推举为广西都督,一如湖北新军拥立黎元洪。当时,胡并无反清的意识,遂逃到上海。
  靠拢中央
  当革命大势席卷南方之后,胡景伊才追悔莫及,上海是自由港,也是革命党人聚居之地。胡景伊的弟弟已经加入了同盟会,经过他的引见,胡景伊结识了熊克武。胡景伊既有士官生的学历,又有当协统的经历,在军事学识方面自然有一套,因此一开始熊克武对他很是尊重,在筹组蜀军的过程中,也经常向其请教,两人私交甚好。胡景伊本想凭此挤进蜀军领导层,但广西那段变脸经历,却让大多数革命党人看穿了他的为人。据说孙中山只要一提胡景伊的名字就会切齿痛恨,在沪党人对他也都非常厌恶。私交再好也得服从公义。熊克武从此便有意疏远胡景伊,说到蜀军时便语多敷衍。胡景伊察觉党人难以相容,才灰溜溜地离开上海,去了四川。
  也算巧,当时重庆政府正不知如何才能打发滇军,而胡景伊因为与滇军将领有旧,便想聘他为顾问,以便与滇军进行谈判。胡景伊是个热衷富贵不甘寂寞的人,尤其落魄之时,再小的官帽也是官帽,于是马上接了过来。孰料胡在谈判中吃里扒外,未经重庆批准便擅自同意送给侵川滇军三十万元开拔费,因而受到谴责。
  谈判结束,正待回重庆复命,却接到了尹昌衡的电召。此时的尹昌衡正处于焦头烂额之中,急切地要找一个“诸葛军师”来辅助自己。胡景伊不仅是他的老师,在广西时还曾是他的上级,“学识优长,经验宏深”,各方面都绝对合格。得知有这么好的去处在等着他,胡景伊连招呼都不给重庆方面打一个,就直接去了成都。将蜀军政府内情和盘托出,导致重庆在成渝合并中吃了大亏。四川统一后,重庆虽被并入成都,但尹昌衡对重庆并不放心,因为那里的革命党人最为集中,即便变成地方,仍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他任用胡景伊为重庆镇抚府总长,就是想利用这个老狐狸来镇住当地的革命党。
  胡景伊初到上海时,本想与革命党拉关系,却遭到群起而攻之。以致于“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都差一点被一笔勾销,由此因爱生恨,内心对革命党人恨得牙痒痒。胡景伊星夜兼程赶到重庆,随他一起到任的,还有一个机关枪营。重庆党人虽多,但手上没有武装,只能唯命是从,夏之时、黄复生等蜀军政府元老只好下台,胡景伊由此洋洋得意,不可一世。有人对他说,某某党人乃海内奇杰,才堪大用,他从鼻子里哼一声:“什么奇杰,不过是能耍几个炸弹而已!”
  1912年(民国元年)2月,在四川省南部,北进的滇军(云南军、云南派)同川军(双方均为革命派的军队)发生纷争。和滇军颇有渊源的胡景伊出面调停,避免了双方的冲突。此后,胡景伊被四川都督尹昌衡召到成都,任全川陆军军团长。同年7月,尹昌衡奉命讨伐藏军,胡景伊被北京的袁世凯任命为护理四川都督。
  此后,胡景伊企图取代尹昌衡掌握了四川实权,并接近袁世凯借以巩固权威。9月,袁世凯将四川民政长张培爵召还北京,胡景伊兼任民政长。1913年(民国2年)6月,袁世凯正式任命胡景伊为四川都督,尹昌衡改任川边经略使。尹昌衡对此次-不满,愤而辞职。尹昌衡完全失势。同年二次革命爆发,胡景伊支持袁世凯,镇压了革命派熊克武。1914年(民国3年)6月,胡景伊被北洋将军府任命为威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
  鸟尽弓藏
  然而,胡景伊虽然属于亲袁世凯派,但因出身不是北洋系,故袁世凯不完全信赖胡景伊。1915年(民国3年)2月,北洋系的陈宦(过去在四川曾为胡景伊的上司)率北洋军入四川省。同年6月,陈宦被正式任命为四川督军,胡景伊则被召还北京。到北京后,胡景伊任毅武将军兼参政院参政。
  以后,他曾几度谋求重新在四川省掌权,不过均告失败。后来他寓居重庆。除了1938年曾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职务外,他可以说是从军政界事实上引退了。后受孔祥熙委托调查西康宁属矿产资源。解放后,被特邀为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1950年,他在重庆去世。享年73岁 。
  
同年(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