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建瓯人物

方文治

[公元1903年-1973年]

方文治为[公元1903年-1973年]

  方文治,字毓煃,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1919年就学于省立第五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建瓯学生响应号召,--,-,文治均参加学生行列,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运动中,认识同学杨峻德,意志相投,遂成少年契交。1922年文治在五中毕业,1924年赴福州进福建法政专门学校肄业,其时杨峻德升入北京中国大学,彼此通讯,受峻德影响甚深。1926年北伐前夕,在上海的葛越溪、潘作民与杨峻德同道返闽,抵福州时,文治和同学张贞随杨等回建瓯开展革命活动。此时文治在法政专门学校学法律尚差一年毕业,因热心革命,毅然停学。同年11月,北伐军二军六师驻扎建瓯,在-表肖劲光策动下,掀起建瓯革命0,文治即在此时由杨峻德、翁树年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1月成立国民党建瓯县党部筹备处,葛、杨均以个人身份任筹备员,文治为筹备处干事,后改为主任秘书。8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建瓯设置闽北临委,直属中央,派陈昭礼为书记,文治为交通员,负责掩护工作。1928年1月上屯农民捕斗土豪张鸿兰并刺死其子一案,农协分会负责人陈金寿、林积妹被驻军诱捕入狱,殴打致死,县农协、总工会等团体被解散,黄育三等负责人遭逮捕,革命处于低潮。4月,文治出走山东,经民国初国会议员陈堃介绍,先后任德县司法科科长、法院代理检察官。1931年翁树年任建瓯建南公路工程处主任,文治乃辞职回建瓯任工程处课员,与中共建瓯负责人张贞取得联系,恢复组织关系,分配他任开展赤色互济会领导职务。不久,公路工程处撤销,转充小学教员及建瓯乡村师范学校管理员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初期,建瓯成立抗敌后援会,此时文治任梨山小学校长,抗敌后援会就设在梨山校内。文治以梨山小学为基地,与吕孟青、张沐等在抗敌后援会中发挥统一战线作用,联系南京、上海回籍大、专学生加入后援会宣传工作团,组成“七七”剧团和歌咏队,掀起建瓯话剧、歌咏宣传热潮。9月,中共闽赣省委恢复全省各地、县的组织,重建建瓯县委,文治任县委书记。1938年组织派他打入南京政府驻建瓯第四十航空站任职,以此掩护地下工作处所。1940年国民党特务以他为“异党分子”,向航空委员会秘报,航空总站调他至衢州察看,终因不得证据,以免职了事。他因此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
  1943年文治任省立建瓯中学语文教员。1946年由省高等法院李午亭邀请,任高等法院检察处管理员兼主任书记官,历时3年。在此期间,与中共闽赣区委城工部书记庄征取得联系,接受他的领导,完成庄征和何友于分配的各项任务。1948年冬,因城工部错案,庄、何遇难,再次失去党的联系。
  1949年建瓯、福州相继解放,文治奉曾镜冰的指派,随中共建瓯地委书记陈贵芳回到建瓯,投入建瓯剿匪、反霸、建政等工作。曾任建瓯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县人民政府教育科科长、副县长,建阳专署文教科副科长等职。1956年调省,参加筹建福建省律师协会工作,先后任福州市法律顾问处主任,福州市政协秘书处主任等职。1973年11月病卒,终年70岁。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