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人物

戴凤翔

[公元1881年-1962年]

戴凤翔为[公元1881年-1962年]

  戴凤翔(1881—1962)字钟奇,号光晔,汉族,湖南长沙县东乡(今北山镇)人,国民党早期高级将领、军事教育家。他少怀大志,能文善武,目睹清廷之愚昧腐败,立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19岁投军南京两江总督府,任勤务兵兼督府子弟陪读,1902年考入江南将弁学堂,开始接触西方军事指挥理论。1904年毕业充新军第9镇马标任排长,时晚清政府为培养现代军事指挥人才,鼓励在职军官进新式军校继续学习。经湖南同乡两江总督魏光焘举荐,同年入江南骑兵学校,1906毕业回9镇马标任队官(连长),受该镇三十三标统带赵声(黄花岗起义总指挥)影响加入同盟会,在新军中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秘密开展武装反清活动。1908年,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保定军校、陆军大学前身),与李济深、齐燮元同期。
  戴凤翔先后就学中国近代著名的三座新式军官学校,军事理论全面丰富,在新军中具有广泛人脉。辛亥革命爆发后,迅速潜回湖南老家,联络在新军中任职的同学,于1911年10月22日发动长沙起义,长沙光复后,配合湖南军政府组织湘军援鄂,并亲临前线督战。湘军班师,经黄兴举荐任湖南军务部长、湖南陆军小学校长,1912年授陆军少将衔。1924 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受该校教练部主任、保定同学李济深邀请,赴广州参与黄埔军校建校工作。后退出军界,赴日本考察军事教育,潜心军事学术研究,期间多次上 书国民政府,积极应对日本随时可能发动的侵略。日军侵华期间峻拒伪职,重回陆军大学授课(1938年陆大迁长沙),鼓励学生殊死抵抗。抗战胜利后,任“辛亥革命湖南同志会”会长虚职,著有《兵要地理》、《骑兵要术》、《九一八以来之中日关系》等。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同年(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耿毅 (1881~1960) 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
魏荫桐 (1881~1928) 陕西省咸阳长武县
姚锡九 (1881~1946)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
莫德惠 (1881~1968) 黑龙江哈尔滨双城
陈元慎 (1881~1952)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 更多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
孙楚 (1890~1962)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
曹士杰 (1888~1962)
李何 (1918~1962) 福建省福州市
雷复乾 (1901~1962) 陕西省咸阳长武县
李升 (1867~1962) 山东省德州市
郭士有 (1926~1962) 陕西省榆林佳县
+ 更多公元196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