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人物

郭子仲

[公元1908年-1933年]

郭子仲为[公元1908年-1933年]

  郭子仲,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于安溪县镇府(今城厢镇东村)。因家贫,周岁后卖给南安山后乡(今蓬华乡山后村)中医师郭治茂为子。8岁入私塾读书,12岁就学厦门桃园小学。民国12年(1923)以优秀成绩考进集美商科学校,在校期间,接受进步思想。民国14年商科学校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子仲扛着“坚决支持上海工人正义斗争”的标语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学校当局的破孩,转到厦门中山小学。
  民国16年(1927),子仲中学毕业后到厦门寿山小学当教员,他一面教书,一面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活动,负责发展青年学生加入革命队伍。他善于团结教育青年,培养不少青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厦门十三中学共青团支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子仲得到其堂弟郭祁疆的支持,在思明东路开办“鹭潮书社”,出售进步书籍。“四·一二”-事变后,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革命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子仲转移到南安开展革命活动。
  民国17年3月,子仲回到诗山山后乡,担任山城小学校长。以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他先在家乡成立“启智社”和“互济会”,吸收贫苦农民参加,并在青年农民中结交书友,从中吸收一批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成立山后党小组,后来发展成为安(溪)、南(安)、永(春)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民国21年4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决定在安溪县佛仔格成立中共安溪县委,后改为安溪中心县委,子仲任县委委员。在安溪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子仲经常深入基层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抗租、抗税、抗丁、抗粮斗争,成立工农游击队,先后在山后、蓬岛、华美等地发动群众镇压土豪劣绅10多人,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中共安溪中心县委决定镇压一些罪大恶极的 头子,并派子仲执行这项任务,民国22年1月3日,蓬岛街张灯结彩,庆贺春节,华美十三乡民团团长洪嘉论带着乡丁,在街上威胁群众。子仲利用这个机会伏击, 杀洪嘉论,并向群众宣传,然后安全撤离。此事给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引起敌人极大的震动,他们疯狂报复,加紧搜捕子仲。
  民国22年(1933)2月4日,子仲不幸在山后乡被捕。当夜,数百群众紧急聚集,准备攻打蓬岛民团碉堡,救出子仲,未能成功。安溪中心县委准备劫狱营救,当局即在第二天派军车3辆、军队数十人,把子仲押入南安监狱。
  在狱中,敌人一方面对子仲严刑拷打,妄图威迫他屈服;另方面诱以高官厚禄,企图招降。子仲坚贞不屈,对前往狱中探望的亲人表示:“如能山狱,继续革命到底;不能者,当效革命先烈,留取丹心照汗青!”4月10日在南安溪美英勇就义,时年仅26岁。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