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宣城人物

汤宾尹

[明]

汤宾尹为[明]

  汤宾尹万历二十二年(1594)乡试中举。翌年夺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又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汤宾尹在翰林,内外制书、诏令多出其手,号称得体,经常受到神宗的奖赏。后晋升为中允,又署国子监司业事,再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曾三次出任乡、会试考官,所取皆当世名士。他好奖掖人才,每有学子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汤宾尹“殆无虚日”。他还好纵论天下安危大计,常刺讥时人,所以与时不合。
  万历三十八年(1610),汤宾尹为会试分校官,当时名士韩敬是其门生,也参加此科考试。汤宾尹隔房搜得韩敬之卷,让主考官王图列为首卷,殿试韩敬果然状元。于是有人上疏-,一时闹得沸沸扬扬,也造成了以顾宪林为首的东林党,和以汤宾尹为首的宣党(因汤为宣城人),以顾天埈为首的昆党(顾为昆山人)等,长达十余年的党争。
  万历三十九年(1611),考察京官,汤宾尹被降职外调,后又罢官。崇祯初年,又有廷臣荐举起用汤宾尹,可惜还未及重用他就去世了。
  汤宾尹居家孝友。父亲十分严厉,稍不如意便要受处罚,汤宾尹经常长跪终日,直到父亲怒气消了才敢起身退下。汤宾尹对待兄弟十分友善。见兄弟们经济上拮据,便慷慨解囊。见有才能但仕途坎坷者,不待人言即尽力推荐。
  后人陈田的《明诗纪事》上说,汤宾尹以制举业名闻天下,诗非所长。
  著有《睡庵集》二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