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济源人物

冯师颜

[公元1915年-1970年]

冯师颜为[公元1915年-1970年]

   冯师颜(1915~1970)河南济源人。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卢沟桥事变后,北平的大中学校纷纷内迁,冯于1940年辗转到陕西汉中,入国立西北大学化学系继续中断了的学业。194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5月,随校由城固迁回西安。1957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热化学。1959年回国,仍在西北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学系副主任等职,还兼任中国计量科学院顾问、国家科委计量组成员。1962年晋升为教授,为国家培养了60余名热化学专业大学生和6名硕士研究生。
  冯是中国实验热化学的开拓者。全国第一个热化学研究室,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建立,并由他担任主任的。他强-学与科研相结合,提倡教师参加科学研究,说:“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进行科研工作,就无法提高学术水平,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他领导的热化学实验室,1962年就研制出测定热力学温标基点之一的水的三相点的三相点仪,还研制出比热测定、熵的测定、燃烧热的测定等实验装置,为热力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最基础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中国能源、化工和原子能等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外热化学专家的普遍赞扬。他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的奖励,其中“低温真空绝热量热计”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低温、常温绝热量热计”和“溶解热量计”则于同年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
  冯注意实验与理论的结合,常常用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去丰富热力学理论,解释热力学理论及一些抽象概念。先后发表在《中国科学》《化学通报》《物理通报》上的《国际温标的冰点与三相点》《常温下用绝热法测定固体或液体的真比热》《标准苯甲酸纯度分析--燃气分析法》和《氯化钾溶解热的测定》等20余篇论文,就是他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反映。196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误差理论与实验数据处理》一书,既论述了在实验科学中对所测对象如何进行分析研究和选择最佳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估计所测结果的可靠程度;又阐述了如何将所得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和用何种方式表示出各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前者属误差理论的基础知识,后者为处理数据的基本技术,融实验与理论于一体,是从事实验化学和其他实验、测量的教学、科研与技术人员的重要工具书。出版后,很受同辈专家和后学者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不久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工专业委员会西北地区理事会理事。1970年2月26日病逝。20多年后的1992年,陕西省科协追授冯为“陕西科技精英”。
相关院校:

西北大学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李正敏 (1915~1973)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
何克 (1915~1945) 欧洲英国
张炳文 (1915~1946) 陕西省安康宁陕县
尚自强 (1915~1951) 陕西省咸阳长武县
何先知 (1915~1987) 陕西省安康白河县
+ 更多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
陈固亭 (1902~1970) 陕西省西安蓝田
袁克勤 (1914~1970) 陕西省西安雁塔区
刘金英 (1916~1970) 陕西省榆林绥德县
曹又参 (1901~1970) 陕西省榆林横山区
斯特朗 (1885~1970) 美洲美国
韩兆鹗 (1891~1970) 陕西省西安鄠邑区
+ 更多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