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人物

包识生

[公元1874年-1933年]

包识生为[公元1874年-1933年]

  包识生(1874~1933年),字德逮,名一虚,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于上杭胜运里(今庐丰畲族乡包屋村)名医世家。其父包育华为本县名医、兄弟究生、仰山、德崇均为行医为业。识生幼承家学,潜心钻研医学,尤其对张仲景所创六经辩证论治的理论研究较深。经过10年临床实践,深得医治伤寒等症的精髓,写成《伤寒论章节》一书问世,纠正了以前一些医家的谬误,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后到潮州、汕头行医,名声渐著。
  民国元年(1912年),识生赴上海,目睹西方帝国主义借传教、行医,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以及北洋政府极力催残祖国医学的事实,立志振兴祖国的医学。3年,北洋政府提出废止中医中药,不准成立中医、中药学校之议案,引起全国中医药界的强烈反对。识生与神州医学会会长余伯陶等联络全国各省中医团体,组织医药救亡-团赴京递交呈文,坚决反对歧视中医中药政策,迫使北洋政府撤销该案。4年,与中医界同行在沪成立神州医学总会,创办神州医药专门学校,自任教务长,主讲《伤寒论》等课程,还创办神州医院,作为学生实习场所。12年,又主编《神州医药学报》,大力弘扬祖国医学。
  识生在沪20余年,一面行医济世,一面培养造就中医人才。其所培养的学生中,有一批人后来成了著名医家,如上海浦东人秦伯未,解放后曾任卫生部中医顾问;江苏镇江人章次公,解放后曾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江西婺源人程门雪,解放后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等,都为发展祖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贡献。识生一生,勤于学术研究,著述不辍,有《包氏医宗》4集传世,得到中医界好评和重视。民国22年,病逝于上海,享年60岁。
同年(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