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礼逊

[公元1876年-1959年]

安礼逊为[公元1876年-1959年]

  安礼逊(A.S.MooreAnderson)(1876~1959年),英国贵族,剑桥大学威士明德学院毕业。受英国长老会牧师文高能聘请,来泉州筹办学校。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安礼逊初在泉州平水庙办养正两等小学堂,不久改名培元,后迁往花棚下。民国3年(1914年),分设中小学,安礼逊任中学校长。
  安礼逊是独身主义者,品性纯真,待人温文。他爱好体育运动,常带学生到箭道(今泉州市体育场)踢足球,与高年级学生对打,不摆校长架子。
  安礼逊喜欢引进西方新事物,来泉州一年后便从英国购来许多物理仪器,如抽水机、压水机、静电起电机、真空抽水机以及真空二半球、辐射叶片旋转仪等,排列在楼下通道两旁,让学生观览,有时表演。并从外国成批购来热水瓶,照原价卖给学生家长。他收购一架卷筒式留声机,在学校开会时播唱。他衣袋里每每藏上一二件益智玩具,闲时拿出来给学生解连环,看万花筒等。对贫穷学生和高年级学生,他先付钱叫学生买纸笔水彩绘大幅地图,暑假带往福州鼓岭等处,请外国人半捐半买用来助学。
  1896年,孙中山在英国伦敦蒙难,幸得教师康得黎和安礼逊的父亲、伦敦 总监理查德营救脱脸。民国9年11月,孙中山为此为培元中学题赠“共进大同”四字。
  民国5年,安礼逊辞职,举荐许锡安任培元校长。培元学校的经费,除了经常费一部分及英籍教师薪给由英国教会捐助外,其他建筑费设备费大量支出都由海外华侨捐助。安礼逊走遍菲律宾、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地方为培元学校募捐。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海外华侨又输送大批子弟来校学习,学校呈现蓬勃气象。安礼逊再赴南洋等地为学校筹募基金,并曾多次嘱咐等他死后寿险保险金要充作培元经费。
  1959年,安礼逊在马六甲去世,享年84岁,安葬在新加坡。 相关院校:

剑桥大学

同年(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