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人物

邹少和

[公元1862年-1945年]

邹少和为[公元1862年-1945年]

  邹少和(1862~1945),原名延銮,又名邹枚,字君辂,号少和,后以号行,祖籍江苏省金匮(1912年划归无锡)。出生于开封,家住教经胡同,自称开封人。邹乃丹青世家,为清代著名画家邹一桂后裔,他自幼受家庭熏陶,爱写诗作画。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南乡试中举人。次年进北京任巡警部警正职。在京数年,酷爱戏曲,与平(京)剧、晋梆许多名家相识。京剧名家姜妙香、京剧著名艺人沈曼华等曾慕名拜他为师学习绘画。他认为昆黄虽如珠玉锦绣,而梆戏却象布帛菽粟一样与人日不可分,没有雅俗高下之别,应并收而不歧视。
  辛亥革命后,返回开封,供职于省会警察厅。开封的京剧、豫剧青年演员多拜在他门下,亦多得其庇护援助。后从事实业,于1918年创办天丰面粉公司,成为民国初年开封著名实业家。30年代开封剧坛兴盛,京剧名家纷至开封。1934年6月,京剧大师梅兰芳来汴演出时曾到邹家作画谈艺。1935年及1936年春,四大名旦之程砚秋、尚小云来汴演戏,更是首先拜访邹少和,亦在邹家作画谈艺。邹少和擅画花卉、山水,因画法出神,作品高雅,时人誉为河南第一。他为人耿直,不攀高贵。刘峙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时,曾请他作画,他推辞不画,而与之交往的艺人请他作画,却有求必应。他教授豫剧大师陈素真绘画,更传为佳话。邹极爱看戏,但不看坤角的戏。1935年在义弟祝鸿元家结识陈素真,后又看她主演的《凌云志》,就迷上了陈戏。为提高陈素真文化素养,从1936年春至1937年春整整一年,每天他用车将陈素真接至家中,教她画牡丹、芍药、荷花、菊花、兰花、梅花、桃花等,并赠给她一册亲手所绘,画有十几种不同花卉的精美画册。1937年4月,陈素真携画册赴北平学戏,此画册被沈曼华借去,陈曾向沈追要画册,沈说又被姜妙香借去,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陈素真急离北平,来不及再找沈,而痛失画册。邹少和之书法,尤其隶书、行书颇有功力,惜作品大多散失。《二十世纪开封书法作品选集》(河南美术出版社),收录其隶书、行书题款(26×9.5cm)一件,有隶书"岁朝清供"4字,行书25字。
  邹少和不仅喜爱看戏,他还联合祝鸿元等戏曲爱好者与豫剧改革家樊粹庭(陈素真艺术合作者)合编新剧本,内容多针对国难当头的时局,激励人民大众保卫国土的民族气节,亦宣传禁毒及提倡女权等。1937年冬,邹少和"综生卒之见闻,忆念所及,笔之于楮",完成《豫剧考略》一书。该书包括"原始"、"区域"、"派别"、"角色"、"词句"、"字眼"、"音调"、"板眼"、"乐器"、"剧目"、"名伶"、"班主"、"沿革"、"绪言"诸节,概括从清末至抗日战争前豫剧发展的基本情况,成为研究豫剧发展史的一部力作。
  1938年6月6日,日军侵占开封,天丰面粉公司被改为军管第十四工场,有人多次拉他参加敌伪组织,他断然回绝,不当汉奸。1945年在开封病逝。
  注①《河南省志·人物传》等文记载邹少和生于1872年。陈素真在《情系舞台--陈素真回忆录》(1991年6月河南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一书中另记:"1935年春,樊先生给我介绍了一位老先生,约七十多岁,姓祝名鸿元,字竹言,据说是清朝的翰林。""在祝先生家又认识一位老先生,姓邹名廷銮,字少和,是清朝的进士,是祝先生的义兄。"又记:"祝家的少爷小姐们管邹老叫邹大爷。"以此可知,邹少和年长于祝鸿元。1935年以祝71岁算,祝应生于1864年,则邹至少生于1864年之前,据前辈文人言,邹约生于1862年,真情待考。
  ②邹少和一说生于开封,另一说幼年随父定居开封。
  
同年(公元186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