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济宁市> 邹城人物

邹穆公

[春秋战国]

邹穆公为[春秋战国]

  邹穆公和孟子为同时代人,其在位时间大约为公元前382―330年之间。他是邾娄(后为邹)国除邾文公籧篨之外最为时人及后人称颂的英明君主。
  据《邹县志·国君志》载,其在位期间,“王舆不衣皮帛,御马不食禾菽,无滛僻之事,无骄燕之行,食不众味,衣不杂采,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视民如子。”故“邹国之治,路不拾遗,臣下顺从,若手之役心。”正因有如此广施“仁政”的贤明之君,邹国虽为小国,但“鲁卫不敢轻,齐楚不能胁。”最为史家称道的一件事是以粟易民以粃而饲雁,贾谊《新书》和刘向《新序》都有记载。当时全国都时兴养凫雁,开始皆以粟为饲料,费用极高。为此,穆公令养凫雁必须用秕谷而不得用米。”于是仓中无秕谷,秕谷的价格涨到两石米换一石秕谷。”这样一来,养雁便成为赔本买卖,因此遭到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用秕谷养雁并不贵,但是现在两石米才能换一石秕谷,费用太高了,还是用米养雁吧 。”穆公则斥之曰:“你们真无知。百姓养牛耕地,在酷暑中劳作,不敢偷懒,难道是为了鸟兽吗!粟米是给人吃,为什么拿来养鸟?况且你们只知道计较个人利益不知为国家大计着想。国君,是百姓的父母,国家粮仓中的粟米和百姓家中的我应该同等对待”当穆公的这番话传到民间,邹民皆知“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故更加努力耕作,以增产量。对于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国君,举国皆敬,他国之民亦皆景仰。当穆公去世时,邹国百姓象失去了敬爱的父亲一样,痛哭三月。邹邻国的百姓都非常伤心。酒家不售酒,屠夫不再 ,儿童不再唱歌,国中听不到音乐声,几个月后才开始恢复。象邹穆公这样爱民又受到民众如此爱戴的贤明之君,在中国历朝历代,实属罕见。
  
相关成语:

【出尔反尔】
相关人物:
邹穆公
孟子 (前372~前289)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