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人物

陈体诚

[公元1896年-1942年]

陈体诚为[公元1896年-1942年]

  陈体诚
  (1896~1942年)
  字子博,祖籍闽县螺洲,家住城内光禄坊。民国4年(191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今交通大学前身)土木工程科,获工学士学位,继由北京政府交通部选派赴美,在加基钢铁学院学习桥梁工程。民国7年,倡导成立中国工程学会,被选为首届会长。翌年回国,任闽江工程局工程师,后转任京汉铁路局工程师。民国16年秋,参加津浦铁路黄河大桥修建工作。嗣兼任北京大学教授。次年秋,任浙江省公路局总工程师。民国19年,任公路局局长。民国22年,任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处长,后兼任闽浙赣皖四省边区公路处副处长,组织修筑从浙江江山经枫岭至福建浦城的公路。民国23年,任福建省政府委员、省建设厅厅长兼财政厅厅长。任内就交通、工业、水利、城建、矿冶等方面建设事业鼎新革旧、分途并举,重点抓公路建设,主持修建福(州)、古(田)、瓯(建瓯)公路。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西北公路特派员兼甘肃省建设厅厅长,主持兴建兰新公路和兰苏公路。民国28年底,调任西南运输处副主任兼海防分处处长;嗣任中缅运输局副局长,授少将军衔,负责军火运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体诚前往仰光、腊戍各地督导抢运物资。民国31年7月初,因病去逝。长子陈彪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子陈篪被誉为“中国科技界铁人”。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