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人物

周廷云

[公元1912年-1945年,嵩阳书院]

周廷云为[公元1912年-1945年,嵩阳书院]

  周廷云(1912~1945),又名周中枢,字文初,河南省尉氏县城关镇西大街人。出生于贫家,父为木匠,全家以木业为生计。
  周廷云自幼好学上进,是老师喜欢同学羡慕的高才生。他在尉氏县立师范就读时,受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石文卓、陈子杰的帮助,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闹-的斗争。5月,尉氏地下党准备搞农民武装-,青年团员要青锋在联系印刷文件、标语、传单时被捕,他设法到狱中探望传递消息,共谋出狱良策。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县村政处把保存的文件转移出来销毁,使敌人找不到证据,要青锋得以"保外就医"脱险。
  尉氏"九九"农民武装-失败后,主要领导人石文卓就义,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被通缉追捕。周廷云和组织失掉联系。当时他在县城教书,白天上课,夜晚进行革命活动。1931年,几个学生和 发生口角,被拉进 局。周廷云闻讯后,立即组织学生围住 局,据理相争,最后迫使警方不得不向学生和校方认错。但不久,他被教育局以唆使学生闹事,不宜在县城工作为由调往陈村教书。他到陈村后,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自费开办夜校,组织农民学文化。在夜校里,他宣传革命,揭露黑暗,号召农民团结起来,铲除土豪劣绅,平均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随着夜校人数的增加,经费有困难,他把父亲做木工挣的钱拿来作经费,父亲骂他"败家子"。办夜校的举动被教育局发觉。为监视他的活动,1933年调他到县政府做小职员。为避开监视他辞去了公职,在家从事木工,夜里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印发《告农民书》、《告青年书》等,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抗租抗税",号召青年"投身于革命,做有为之人"。
  1934年,周廷云和党组织接上关系,受组织指挥,到荥阳、汜水一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1938年2月,到陕北公学学习,后又转入抗日军政大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抗大毕业,化名周济仁,被党派到洛阳李村小学任教。后经洛阳八路军办事处分配,回尉氏工作。到尉氏后,他首先着手恢复和发展组织,1939年4月,奉中共河南省委指示,重建了"中共尉氏县党支部"。周廷云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和各界进步人士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在门楼任村成立"抗日救国会",在部分学校建立起"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揭露日本侵华罪行,激励人民爱国抗战热情。他与国民党爱国军人冯宪章联合组建起二百多人的抗日武装,准备东渡黄河与新四军会合奔赴抗日前线,因被国民党探知,冯宪章遭杀,队伍也被解散。
  1940年4月,上级党派肖金生、赵姬昌到尉氏视察指导工作,周廷云陪同两人以卖盐为名进行革命活动。一次3人行至芦馆贾鲁河渡口时,被黄泛区绥靖剿共办公室主任马其昌遇见。马强制搜查他们,在周廷云身上搜出抗大结业证书和一张毛主席像,随到史庄河防守备队部叫人,他3人乘机逃脱。周廷云身份暴露后,同年10月被捕,押送到西安集中营。
  在集中营里被囚3年多,受尽毒刑折磨,他始终坚贞不屈,对革命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在一首诗中他写到:
  头可断、血可流,
  革命意志不能丢。
  宁可身躯寸寸断,
  不可弯指钩。
  在另一首诗中写到:
  身在营中,
  心在延安。
  为民坐牢,
  我心情愿。
  1942年,党的生日那天,他情不自禁地写到:"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必将出现一个飞速的建设年代,那时国家之统一,民族之富强是不可想象的,高大的工厂,崭新的机器。……这一切的一切快要实现了!那时,我可能在农村劳动,也可能在工厂,干什么都行,只要为共产主义多流点汗,党叫干啥就干啥。努力奋斗,坚持就是胜利。"
  周廷云在生死关头,总是将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集中营里,一次他和史发新等6位难友被派出去拉菜,欲借机集体逃跑,被看守发现,他毫不犹豫地把敌兵引向自己,掩护其他5位同志脱险。难友们赞颂他:
  皮鞭之下肉裂缝,
  鲜血瞬间湿透衣。
  意志坚强多英武,
  严词雄辩使敌屈。
  毒刑拷打难折志,
  难友齐声赞不移。
  营中受尽人间苦,
  换得胜利在明日。
  1943年,周廷云经组织营救出狱后,先到登封嵩阳书院、白里坪任教。他边教书,边进行革命活动,一次日军空袭,他带领学生到山里转移,身背王老师的独生子,手拉着自己的孩子,突然敌机射来密集的 ,他丢下自己的孩子,背着王老师的孩子脱离险境。
  1945年7月,周廷云接上级党组织通知,重返尉氏恢复党组织,发动群众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他回到尉氏,四处奔走,日夜工作,不幸被捕,于11月6日英勇就义。同时遇难者还有孙保谦。
相关院校:

嵩阳书院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