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云南省> 临沧市> 云县人物

叶荃

[公元1879年-1939年]

叶荃为[公元1879年-1939年]

  叶荃(1879(己卯年)~1939(己卯年))字相石,亦作香石。云南云州(今云南云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入振武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任川军六十六标标统、川军教练处帮办、安徽讲武堂总办。辛亥革命后任黔军师长。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第三军第六梯团长。护法军政府成立,任驻粤滇军总司令,后改任靖国军第八军军长。曾率兵援鄂,名赫一时。
  1918年9月,南方九省靖国军统帅唐继尧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专题讨论援鄂、援陕事宜。叶率先请缨,愿率所部第八军援陕。会议同意叶的请求,并决定川、鄂等省亦组织援军随后赴陕。
  重庆会后,叶即率3000余兵士出发,原拟路经陕西进军兰州,先解除陕西后顾之忧。但兵抵天水后作战不利,遂改变计划挥师东向,直接援陕。大军过关山,陇县驻军陈树藩部李栋材营投降,陇县克复;叶军续克千阳,向凤翔疾进。
  此前,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司令郭坚率军已将关中西部大部县城占领,唯独凤翔久攻不下;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张钫率第二路樊钟秀部撤守周至,支援攻打凤翔。凤翔守军团长魏进先等原是张钫旧部,经说服,凤翔遂不战而下。这时叶率军亦至,郭、樊、叶三军同时进驻凤翔。
  不久,陕西靖国军与叶率之援陕军在兴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三路联合进攻西安。
  陈树藩见形势危殆,急向北京政府请援,段祺瑞命令陕西四邻各省北洋军出师相助,先是直奉联军入陕,奉军许兰洲师占领兴平,直军张锡元旅屯驻渭南,致兴平会议决定被打乱。靖国军与援陕军调整部署,叶荃指挥本军及郭坚军在武功、扶风间的杏林镇设防御敌。
  1919年1月4日,叶、郭军占领武功城郊华家坞等地,并夜袭马嵬坡。此后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形成胶着状态,前后相持达两月有余。
  1918年入冬以后,全陕战局不断出现新的变化: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到凤翔劳军归返途中,在兴平南仁堡村被叛军李栋材杀害,全军士气大挫;靖国军第四路第二支队司令董振五在武功东北之大王村(属乾县)作战阵亡,兵心动摇;到陕西的北洋军管金聚占领宝鸡,甘军入侵陇县,晋军侵占韩城、合阳,形势对靖国军极为不利。这时,叶军未经商议又自行弃守杏林镇,使杏林、扶风不战而失,叶军-从岐山高店撤到凤翔,靖国军第三、第四两路撤回三原、高陵,六路撤回原防耀县。至此,靖国军在关中西路之防地损失殆尽。
  中期
  1919年2月下旬,叶军撤离凤翔,到耀县与第六路卢占魁部联防。
  驻耀县年余,境况越来越糟。原来约定的各省援陕靖国军见陕西战局逆转,均在半途退回原防;陕西靖国军第一、第二两路采取“联许倒陈”方针,被许兰洲改编;叶军3000余人,损失无法补充,饷弹亦无来源,耀县地方每日只能供应白银100两,仅够维持伙食,官兵无法发饷,破衣草鞋,生活苦不堪言。叶曾累电请唐继尧接济,终无着落;再急电向广州呼吁,答应接济五万余元。叶派人到上海领取,只拿到一万余元,又被人拐走数千。剩下的数千元数目虽小,但毕竟是雪中送炭,官兵每人分到一块银洋,为八军入陕三年第一次发饷。叶还派人从三原等地购到一批子弹,又花去1000余元,所余无多,拟作回滇路费。
  陕西局势的发展使叶荃心灰意冷,看到援陕任务已无法完成,官兵又思乡心切,遂去电请示唐继尧意欲班师。唐复电同意,全军欢欣鼓舞;卢占魁亦与叶商定,准备随叶军去滇。
  后期
  1920年春,部队进行改编,叶军为第一师,卢部为第二师,开始行动。一路历尽千辛万苦,总算越过秦岭、巴山,进入滇境,又发生了唐继尧派人杀叶未遂事件。叶气愤至极,部署“倒唐”,但机密被泄,唐派兵堵截,叶接-败,携眷离滇赴粤,被孙中山委任为大本营参军长及将校团团长。
  陈炯明叛变后,叶随孙中山赴沪,旋到杭州养病。直奉战争期间,叶任奉军第二、三军总指挥兼第三军副司令及第二师师长,后转入国民军第三军孙岳部,率该军第二、三师配合胡景翼的国民军第二军挺进河南,与吴佩孚、刘镇华军作战累胜,胡景翼赞扬叶有“气吞山河之势,包举宇内之心”。再后,叶同孙岳的国民军第三军入陕。到西安后,叶自行解除兵权,赴沪养病,再未出山任职。
  其他
  叶半生戎马,遭遇坎坷,展望前景,万念俱空,遂皈依佛门,修身养性。
  1934年携眷南归,住温泉私宅,自作门联一幅:“妄想竟何之,曾记率子弟八千,纵横万里;壮志犹未已,敢许综经纶二藏,融合一心。”翌年返里,复转顺宁(今凤庆),赁房而居。云南省主席龙云闻叶生活清苦,赠银2000元,又命顺宁县每月付生活费200元。
  1939年6月19日病卒。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