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人物

张孟钦

[公元1893年-1976年]

张孟钦为[公元1893年-1976年]

  张孟钦(1893-1976),女,字素昭,修武县张延陵村人。幼聪慧。随父读书、习字。与城内东门大街秦文华结婚后,在丈夫的帮助下,勤奋学习数学与新教科书,求知欲望愈炽,乃于1915年考入开封女子师范学校。1920年毕业后,曾在开封女子学校、卫辉中学任教。但当她想到故乡女子没有受教育机会,就毅然辞退待遇优厚的教职,返回修武,偶办女子学校。
  当时,要创办女校,困难重重:不仅经费、校址无着,且延聘师资、动员学生也非轻而易举之事。特别是社会舆论压力,犹如泰山压顶。听说她要创建女校,好心劝阻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恶毒攻击者有之,暗中破坏者亦有之。但张孟饮力排众议,坚不动摇,大力呼吁,多方奔波,终于在教育界人士及开封同乡会的赞助支持下,迫使当时的县政府批准了她创办女子小学的计划,并商定由焦作煤矿福中公司与修武县政府分担学校经费,又将西门里考场旧址拨为女校校址。就这样,修武县第一所女子小学校终于正式诞生,张孟钦被任命为校长。
  在长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束缚下,动员女孩子入学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张孟钦首先动员自己本家及亲朋的家长,让他们的女孩子带头入学;又挨门串家走户,苦口婆心地三翻五次说服,终于逐渐提高了穿长们的思想认识,送自己的女儿入学。对离校较远的20多名女生,安排了住宿搭伙,并设专人管理,开修武女子读书之新风。
  对于女子小学师资的延聘,张孟钦要求极为严格,必得品德端正,确有真才实学。她常说:"名师才能出高徒,绝不能滥竽充数,误人子弟"。她自己除担任校长,管理行政事务外,还兼任两个班的课,并邀开封女师同学张鉴明等多人来校任教。其师资阵容素质之高,为全县各小学之冠。这就保证了女校不少毕业生,先后能升入外地高级女校深造,成为祖国建设的各方面有用人才。
  张孟钦对学生教如严师,爱似慈母,要求严格,关怀备至,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对家庭贫寒的学生,则慷慨资助。东门大街吴风连,父母双亡,靠叔父卖糖饼为生,没钱上学。张孟钦每学期代她交学费、书费,一直供给她到小学毕业,又留她在校教初级班。并在百忙中抽暇对她进行辅导,使吴能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开封女师。学生李华英因家境贫寒,无钱做校服,暗自涕哭,孟钦得知,便代她作校服。因此,张孟钦在学生与家长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张孟钦不仅注重主课教学,勤于考核学生的智育成绩,而且也对学生的德育、体育同等重视。她曾带领学生参加在焦作举办的-会,在女子项目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她的学生原恒瑞,在校时就以体育见长,毕业后考入开封北仓女中,在1935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得女子标 冠军,轰动全国。
  对于束缚女子的封建思想,张孟钦坚决反对,她倡导婚姻自主,女人翦发、放足,不遗余力,并从自家女孩子带头做起,以作示范。东门大街的秦秀兰和张祥益自由恋爱,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阻。张孟钦闻知,反复开导双方家长,废除了封建的旧婚约,促成了他们的幸福结合,开修武县自由婚姻之先例,一时传为佳话。她多次率领学生上街-,督促妇女剪发、放足,并亲自发表演说,抨击封建制度残害妇女,对修武妇女改变封建陋习起了一定作用。
  张孟钦具有民族正义感和爱国心。早在1919年9月底,河南国货维持会成立那天,正在开封女师读书的张孟钦就登台演说,号召人民-,挽救危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她多次亲率学生--,揭露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号召开展-运动,并亲自到各商店,查缴焚烧日货。还组织女校学生多次上街演出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等歌曲,促进了修武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修武。张孟钦断然辞职,以示 。后日伪军多次采用威胁利诱手段,要她重任女校校长,均遭她严词拒绝,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