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人物

张和斋

[公元1865年-1934年]

张和斋为[公元1865年-1934年]

  张和斋(1865.2.3~1934.4.26),开封市人。张幼南(1893.2.8~1975.4.26),和斋长子。张春茂(1909.5.21~2000.12.14),和斋6子。清朝末年,张家在开封以开瓷器店为生,张和斋任店掌柜。他虽经营瓷器,但对照像术却颇有兴趣,终于民国初年又成为开封留春照像馆掌柜。留春照像馆的前身,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北京人万季六在马道街中间路东(后"义丰厚"绸缎庄所在地)所开设的一家照像馆。万季六之父曾为河南后补道台。1913年万记照像馆伙计杨玉泉误将五色旗倒挂,万季六遭绑架受辱,遂于同年8月将像馆转让给张和斋、张幼南父子,并改名为留春照像馆。留春像馆设备先进,张氏父子又技术精湛,因此很快成为民国时期省城开封一家很有影响的照像馆。张和斋曾被公举为开封商务会照像行业会长。1916年,张和斋、张幼南曾为开封的名胜古迹龙亭、铁塔及接引佛拍过照片。1934年6月,京剧大师梅兰芳应河南赈灾委员会的邀请,来开封,在人民会场举行义演,演出《霸王别姬》、《黛玉葬花》等剧目。张幼南应邀为梅兰芳拍摄《黛玉葬花》的剧照,照片今存。张氏父子还为不少民国政坛要人徐世昌、冯玉祥、段祺瑞等人拍过照。1935年4月23日,张学良由汉口乘飞机抵达开封,代表蒋介石检阅驻汴国民党军队。在汴期间,他兴致勃勃地游览名胜古迹,来到龙亭时,又为龙亭的雄姿所吸引,便要求照像留念。经人介绍,秘书找到留春照像馆,时任照像馆技师的张春茂与徒弟便乘坐官方派来的马车,经中山路,过午朝门,看见潘杨二湖中间的道路上警卫林立,车在龙亭大门前停下。张学良身着灰呢子军装,脚蹬高腰带马刺的黑皮靴,肩佩金底3颗星肩章,胸前挂着3枚勋章,手戴白手套,扶着一把金把虎头的指挥刀。他与右边的东北军第八军团长韩林春,站在龙亭大殿前的盘龙石阶旁。张春茂与徒弟走上前去,将照像机支好,张学良说:"你要把龙亭大殿和盘龙石阶全景都照上,一定要把龙亭照得突出些。"事后,张学良对所拍的照片非常满意,特意让秘书向张春茂表示感谢。张春茂曾保留照片一张。40年代,张幼南曾赴洛阳龙门,为全山的佛像进行拍照。
  1949~1956年,张春茂在开封市-从事专业照像。1954年曾两次受省公安系统奖励。1955年受河南省公安厅委派去北京-,为北京、天津、上海3地解放初期出现的一些刑事大案的有关资料及实物进行拍照。1956年后在开封市国际、美光、大海等照像馆从事摄影工作。
  张和斋、张幼南、张春茂均在开封去世。
  
同年(公元186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